三工視頻·新360行之球拍穿線師
原標題:三分拍七分線,他能助你沖冠軍!
作者:武文欣 曲欣悅
近來,巴黎奧運會賽場激戰正酣,中國羽毛球隊正在全力沖金。運動員手中的球拍既是他們走向勝利的“武器”,也是賽場上最親密的“伙伴”。而在賽場外的小角落里,還有一群人在為運動員球拍的穩定輸出“保駕護航”。他們就是球拍穿線師。固定球拍、調整線夾、拉線,他們每一步都進行得有條不紊。
洪正建(右)在2023年杭州亞運會上做穿線服務
穿線是羽毛球比賽之前必須做的一道工序,有句話叫“三分球拍,七分線”,指出了拍線對打球的重要性。從1999年開始從事穿線師工作,到如今25年過去,洪正建曾參加過蘇迪曼杯、湯姆斯杯暨尤伯杯賽、杭州亞運會等大中小型賽事20多場,給來自不同國家的專業運動員提供過穿線服務。
在洪正建看來,想要服務好一場體育賽事并不容易,賽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體能儲備。“服務國際性體育賽事的時候,我們一天基本要工作12—15個小時,全程需要站立。所以賽前一般就要開始做些腿部力量的訓練。”洪正建說,“到達賽場后,除了要熟悉賽場環境和賽事規則,還要提前和運動員做好溝通,了解他們的穿線需求,提前把拍線穿好。”
比賽時,最令穿線師緊張的,無外乎運動員的拍子突然出現了問題,比如比賽時拍線突然斷掉。這時候,尤其考驗穿線師的水平和心態。“當比賽中選手拍線斷掉的情況,我們需要在20分鐘內把拍線穿好,同時還要根據運動員的使用特點,讓運動員拿到拍子后可以馬上上手。”
運動員們需要穿線的球拍
聽聲辨磅是洪正建的一個“絕招”。“當你用手腕去擊打球拍,如果發出比較沉悶的聲音,就說明球拍的網壓不足了;如果發出比較清脆的聲音,就說明網壓合適了。”
作為一名穿線師,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在溝通中為客人的球拍挑選到最適合他們的磅數。
提到如何為球拍選擇合適的磅數,洪正建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蹦床。“可以把球拍看作蹦床。蹦床比較軟的時候,彈性好,但彈跳速度慢,這時候把蹦床的線拉緊一些,降低蹦床的彈性,用自己的力量借力打力,便可以使球速更快,同時更好控制,落點更精準。”洪正建說,“把球拍的網壓拉到剛好力量可以把拍線打變形,這時候球拍的磅數是最合適的。”
正在穿線的洪正建
一般來說,羽毛球拍的磅數越高,彈性越小,但是出球速度越快,越好控制。“如果是業余水平,女性大概24磅,男性大概26磅。專業運動員的磅數會高一些。”洪正建介紹道,“穿線后24小時內線的彈性最好,之后網壓會慢慢降低。”
此外,穿線也是一份十分考驗手上功夫和耐心的工作。從最早的純手工穿線,到手搖和重錘機器,再到現在的半自動電腦機器,機器的輔助讓穿線難度降低的同時,也逐漸精準化,但在一些關鍵工序上,仍離不開穿線師的“巧手”,比如打結和橫線的推線。“判斷一個球拍的線穿得好不好,主要看三點:一是網壓的均勻度;二是拍線是否橫平豎直;三是穿線過程中球拍和拍線是否出現磨損。”洪正建說。
穿線師在訓練館內的工作區域
穿線的過程枯燥乏味,更多的是重復性的工作。25年的堅守背后,是洪正建對羽毛球的熱愛。“我很喜歡賽場上的氛圍,有一顆不服輸的心,打球是這樣,穿線也是這樣。特別是看到自己給球員們穿的線,最后球員得了冠軍,那一刻心里感覺再累都值得。”他曾經大致統計了自己穿過線的拍子,入行至今已經有20多萬支,也為不少知名運動員的球拍穿過線。
想要成為一名好的穿線師,除了需要耐心,還需要細心。“穿線師這個職業需要很多經驗,要充分了解器材和線材。在保持思考的同時更需要潛心鉆研,專注于穿線本身,在手與線接觸的過程中,用眼睛仔細觀察每一條線的區別,用手感受每一次拉線的變化,用心感受每一位客人的需求。”洪正建說。
對于洪正建來說,穿線師遠不止是一份職業,在和球線“打交道”的同時,他還收獲了友誼和快樂。
“你根本不會穿線!你連球都不會打,怎么可能把線穿好。”那時洪正建剛入行不久,對于這份重復性較強的工作也感到了迷茫,然而,一位羽毛球教練的一番話卻像一盆冷水,瞬間將他澆個清醒。
羽毛球場上的洪正建
為了更好地感受到打羽毛球時的“球感”,提高對穿線的理解,洪正建開始了他的“集訓計劃”。他每天訓練8個小時。其間不在訓練場上的時候,他時刻研究羽毛球的各種打法。苦練了一年后,他發現很多之前困擾他的穿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愛上了羽毛球這項運動,結交了很多球友。每周兩次的羽毛球活動已經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打就是18年。2023年,在宣城市第三屆運動會羽毛球比賽中,洪正建還獲得了甲組男子單打冠軍的好成績。
洪正建參加羽毛球比賽的獲獎證書
“我希望能一直穿線,能一直打球,也期待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我們這個行業中來。”談到對這份職業的期待,洪正建笑著說道。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