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視頻·新360行之電梯維保工
原標題:他們守護居民的“上下”安全,行業缺口數十萬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電梯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電梯的安全運行離不開一群默默無聞的守護者——電梯維保工。他們用全天候的堅守,守護著每一位居民的安全出行。
“我們的工作就是給電梯‘體檢’和‘治病’,確保居民安全地‘上上下下’。”蔣永軍是重慶米高電梯有限公司的一名電梯維保工,從業15年的他,擁有特種設備T證、A證,電工證、焊工證、全國建筑企業項目經理證等證件,在重慶的電梯維保行業中,是有名的“老炮兒”。
蔣永軍(左一)和他的工友們。
電梯維保工的工作職責包括:對電梯進行定期維護與檢查;迅速響應電梯故障報警,對電梯進行故障排查;對電梯的安全性能進行全面評估;在電梯發生故障或困人事件時參與緊急救援等。電梯是機電一體的特種設備,每臺電梯有上萬個零部件,任何一個疏漏,都會留下安全隱患。每次一個單元樓的電梯維保,最少需要2名維保員在電梯井道內連續作業約1個小時。
按照相關規定,每部電梯每15日要進行一次日常保養。通常來說,日常保養和急修值班各有班次分工。然而,由于電梯維保行業面臨工人“難招難留”的困境,像蔣永軍這樣的大師傅需要24小時待命,半夜爬起來接任務是常有的事。
每次出門前,蔣永軍要帶上的各類工具。
蔣永軍表示,電梯維保工從培訓考證到獨立上崗至少要兩年時間,而想成為一名技術能手,至少需要8年。盡管如此,維保人員的工資并不高,一般月薪在3000元左右,干得好的能到5000元,此外還經常不被用戶理解。
有一次,蔣永軍負責的小區電梯晚上發生故障,導致人員被困。他只用了不到10分鐘就趕到現場,并很快將被困人員救出。但對方卻一直埋怨他速度太慢,并且稱自己受到了驚嚇,身體不舒服。蔣永軍只得陪在一旁,耐心安撫客戶情緒。
“無論用戶怎么責罵,我們只能聽著、耐心解釋,不能與用戶正面發生沖突。”蔣永軍說,由于工作強度大、休息時間少、待遇上不去以及缺乏用戶理解,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干這行,有人干一兩天就走了。
蔣永軍清理電梯門縫隙里的雜物。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電梯保有量達到1062.98萬臺,是全球電梯保有量最大的國家。與此同時,維系電梯安全運轉的維保人員面臨幾十萬人的缺口,加上電梯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新技術的廣泛運用增加了維保工作的專業性和復雜性,所有這些,都不斷擴大著市場對電梯維保專業人才的需求。
面對電梯維保行業人才短缺、技術更新迅速的現狀,蔣永軍對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一方面,他將繼續緊跟趨勢,不斷學習新技術、新工藝,將所學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并不斷培養新人;另一方面,他也期待能夠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與合作,提升公眾對電梯維保工作的認知。(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黃仕強)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