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振果,現任上海寶冶工業工程公司電氣工程事業部副工長。自2007年投身電氣調試事業,便一頭扎進110千伏及以上高壓系統的調試工作領域,憑借精湛技藝和創新精神,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在眾多重大工程項目中,都有他的身影,其中寶鋼湛江鋼鐵項目更是榮獲魯班獎。在這個項目里,許振果帶領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
許振果在調試設備。受訪對象供圖
他自主研發的交流變頻諧振試驗設備精確匹配技術,為項目調試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小程序開發之前,我們需要根據個人的經驗,拿著全套設備去檢修現場調試。”許振果說道。當時,大型耐壓設備數量有限,像做母線耐壓的有九個,做電纜耐壓的有兩個,且只有一套檢測設備,僅靠經驗估算,不僅運輸成本高、倒運時間長,還容易在設備匹配上出現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難題,許振果結合以往試驗數據庫,利用公司現有設備,制作了自動匹配小程序。“這個小程序做了以后,能根據實際現場的容量,去匹配公司所有試驗設備的型號,包括電容和電感量。”許振果介紹道,“比如說做一個11萬的主變,容量是50兆伏安的,通過小程序算出來只用6個小電抗器做耐壓就行。” 該小程序將準確率從75%左右提升至99%,不僅能精準計算所需設備數量,還能確定電抗器及勵磁變的串并聯方式,大大提高了檢修效率,節省了大量成本和時間。
為了在檢修時候讓設備不停產,許振果與同事們下足功夫。他研究開發的110kV母線差動保護不停電并入子系統技術,有效避免了因試驗導致的停產損失,該技術目前已經在許多大型擴建項目中廣泛應用,累計避免停產損失達數百萬元。
作為一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親歷者,許振果認為,產業工人要發展,創新至關重要。“創新要從工作實際出發,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事物,更要敢于突破傳統,不能一味依賴師傅傳下來的方法。”他說道,“現在信息技術發展很快,我們可以利用AI等技術學習,再結合現場實際經驗,總結出自己的工作流程,然后去驗證。”
(勞動報記者 陳恒楊)
關于中工網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