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措并舉鋪就殘疾人就業“暖心路”
蕪湖日報記者 俞冰清
春日的陽光灑進中保譽和保安服務集團的辦公室,汪章洋正用語音輸入軟件高效處理著會議紀要。這位肢體殘疾三級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入職剛滿一年,已成為企業行政部門骨干員工。他的職場新生,正是我市近年來推動殘疾人就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精準施策:一人一檔護航就業路
2024年初夏,即將畢業的汪章洋面對就業市場倍感壓力。市殘聯系統啟動應屆殘疾人大學生“一人一策”幫扶計劃,三山經開區殘聯針對其肢體殘疾三級狀況,量身定制“技能強化+心理疏導”方案:一方面指導他系統提升辦公軟件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安排專人與企業對接崗位需求。這種精準化服務,成為全市幫扶殘疾人畢業生的常態——2024年,全市共舉辦26期職業技能培訓班,覆蓋1277人次,投入資金127.04萬元,課程涵蓋新媒體運營、手工制作等實用領域,為殘疾人就業筑牢技能根基。
搭建橋梁:專場招聘助力人崗對接
2024年5月18日,市殘聯舉辦“就有未來”殘疾人大中專畢業生暨“百企千崗 助殘就業”專場招聘會,吸引百余家企業參與。市殘聯工作人員通過“一人一策”機制,為汪章洋精準匹配崗位,并全程提供心理支持。盡管首次面試失利,但在市殘聯的持續協調下,他最終獲得中保譽和集團的實習機會。這場招聘會不僅改變了汪章洋的命運,更成為全市助殘就業行動生動實踐。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用人單位達368家,同比增長48%,新安置殘疾人就業1326名,增幅25%。
以賽促能:技能大賽錘煉職業素養
2024年9月,汪章洋以嶄新姿態站上全市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的備賽舞臺。在殘聯指導下,他系統提升文檔處理、數據統計等實操能力,最終通過層層選拔成為儲備選手。這場涵蓋四大類10個項目的競賽,既是全市年度培訓成果的“試金石”,也是人才選拔的“練兵場”——10名優勝者獲評“蕪湖市技術能手”,3人榮獲蕪湖市“五一勞動獎章”。市殘聯創新“培訓+競賽+認證”模式,與市人社局、總工會等部門聯動,構建起殘疾人職業能力提升的完整閉環。
多元拓崗:創新平臺釋放就業潛能
在汪章洋通過轉正答辯的同時,全市殘疾人就業版圖正加速擴展:孤獨癥群體輔助性就業基地吸納62名大齡患者參與手工組裝;大型超市免費提供的3個鋪位變身“殘疾人創業街”;市盲校開設的“中醫康復技術中專班”“播音與主持中專班”,讓215名殘疾人獲得學歷提升的機會。此外,市殘聯引入國際醫療專家提升盲人按摩技術水平,聯合總工會開展公益理療服務,既拓展就業渠道,又增強社會對殘疾人群體的認同。
制度護航:按比例就業成效顯著
政策保障為殘疾人就業注入持久動力。2024年,市殘聯構建“宣傳—審核—協作”全周期服務體系:前期聯合稅務部門專版刊登惠殘政策,印制手冊精準推送;中期安排專人指導企業線上申報,限時辦結審核;后期推動跨區域信息共享,深化政企合作。這套“組合拳”顯著提升政策執行力——年審用人單位同比增長近五成,企業從“被動履責”轉向“主動納才”的趨勢愈發明顯。
從受助到助人:榜樣力量照亮前行路
如今的汪章洋,不僅是企業骨干,更成為殘疾人自強模范。他積極參與市殘聯“讀書達人”比賽,以自身經歷激勵更多殘疾人勇敢追夢。正如他所說:“殘聯的幫扶讓我找到方向,而我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更多人,殘疾并非人生的枷鎖。”他的故事激勵著更多殘疾人勇敢逐夢。2024年,蕪湖市應屆殘疾人大學生通過“一人一策”幫扶全部實現就業對接,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覆蓋率持續上升,全市殘疾人就業規模持續擴大。
從個體幫扶到系統施策,從技能培育到環境營造,我市正以更具溫度、更顯力度的助殘實踐,鋪就殘疾人職業發展的康莊大道。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陳玉紅表示:“2025年我們將深化‘培訓精準化、服務個性化、平臺多元化’三大工程,力爭實現殘疾人高質量就業率再提升。”
關于中工網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