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王冬梅
4月17日,中國石油企業協會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南石油大學等聯合發布《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藍皮書(2024-2025)》(簡稱《低碳經濟藍皮書》),《低碳經濟藍皮書》指出,中國政府出臺政策,聚焦低碳產業升級、技術突破、淘汰落后產能和協同發展,推動產業從被動減排轉向主動增值。2024年,中國工業節能減排政策實施成效顯著,2024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9%,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工業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呈現出多層次、多維度的區域特征。2024年,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規模逐步擴大,碳排放配額年度成交量6.3億噸,年度成交額181億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突破400億元。
2024年,全球能源版圖在動蕩中加速重構。這一年,碳中和承諾全面落地,減碳減排從戰略藍圖轉化為行業攻堅,倒逼高排放產業轉型,中國CCUS示范項目、氫能電解槽出貨量穩居世界第一。這場涉及政策、技術、資本的多維變革,正在重塑人類與能源的關系。
作為“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項目,《低碳經濟藍皮書》顯示,2024年,全球加速從傳統能源轉向清潔能源,化石燃料依賴減少,雖然火電仍是中國最主要的發電方式,占比達67%,但是中國煤電裝機占比降至39%,通過靈活性改造參與調峰服務機組超4億千瓦,60萬千瓦以上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低碳經濟藍皮書》認為,2024年,CCS/CCUS技術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中國在政策和國際合作上不斷推進。預計2025年,中國將加大對CCS/CCUS的投資,推動綠色發展。
《低碳經濟藍皮書》顯示,2024年,中國清潔煤技術取得進展,政策與技術創新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預計2025年,中國將繼續提升煤炭全鏈條的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助力實現“雙碳”目標。2024年,全球節能技術創新活躍,中國節能材料產業快速發展。預計2025年,節能材料將在多個領域發揮核心作用,技術創新和智能化生產成為主要驅動力。在綠色照明技術方面,2024年,全球LED綠色照明技術取得新進展,多項行業標準出臺,推動行業規范化。中國LED技術持續提升,發光效率、亮度、壽命顯著提高,標準不斷完善,明確產品技術規范和性能要求。預計2025年,鈣鈦礦LED技術將實現創新突破,產業化前景廣闊,為綠色照明行業注入新動力。
《低碳經濟藍皮書》顯示,2024年,風能、太陽能、天然氣、核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和生物質能等八種能源,共同構成低碳經濟的多元圖景。
在風能方面,2024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87GW,發電量23253.06億千瓦時,中國和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兩個陸上風電新增市場。中國風電新增并網7982萬千瓦時,利用率96.2%。預計2025年,中國風能將堅持推進風電下鄉與分散式風電,加快建設風電海上陸上發電基地和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
在太陽能方面,2024年全球太陽能產業增速放緩,進入平穩發展期。中國太陽能產業總體發展良好,新增裝機和出口表現亮眼。預計2025年,中國太陽能產業將面臨產能過剩和消納難題的挑戰,然而,在政策利好的支持下,行業有望實現整合升級。
在天然氣方面,2024年全球天然氣消費創紀錄,但供需平衡脆弱,價格波動頻繁。中國著力強化產供儲銷體系,確保供應穩定價格,推動行業升級。預計2025年,中國天然氣產業將保持高速發展,并在技術創新、數智化轉型、氦氣研發及全產業鏈技術取得顯著進展。
在核能方面,2024年全球核能產業總體保持穩定發展,多個國家仍加快核電建設。中國核電產業持續增長,核電裝機容量穩步提升,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在建核電項目規模繼續保持全球領先。預計2025年,核能在能源體系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在滿足國內需求同時,增強國際市場影響力。
在地熱能方面,2024年全球地熱能裝機容量持續上升,美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的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取得重要進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技術持續優化。預計2025年地熱能產業規模會進一步擴大,地熱技術實現新發展。
在海洋能方面,2024年全球海洋能裝機容量穩步提升,波浪能、潮汐能等技術取得顯著突破。中國海洋能產業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與規模化發展,成為全球海洋能領域的重要參與者。預計2025年,海洋能發電設備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政策與技術的雙重推進將有力促進產業的發展。
在氫能方面,2024年全球氫能產業迅猛發展,清潔氫項目和投資額快速增長。中國氫能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電解槽出貨量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氫能終端應用場景逐步向多元化拓展。預計2025年,將形成較為完善的政策環境,初步建立較為完整供應鏈和產業體系,推動氫能產業進一步繁榮。
在生物質能方面,2024年全球生物質能發展迅速,已成為第四大能源,在航空、生物燃料、天然氣等領域的應用逐漸成熟。中國在生物質發電、供熱及液體燃料等方面已形成產業化體系,在政策和技術推動下,能源結構比重提升。預計2025年,中國生物質能產業將呈現出更加完善的體系和多元化的發展態勢。
基于當前推動低碳發展和綠色轉型已成為全球共識,碳足跡的研究也逐漸形成了跨學科的研究領域。《低碳經濟藍皮書》利用文獻計量方法,對碳足跡領域進行系統分析,以期揭示該領域的研究重點、關鍵議題與未來方向,為后續研究提供科學參考和理論支撐。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