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南縣總探索扶持創業、促進就業、助力興業的路徑——
工友創業園里的鄉村振興“奏鳴曲”
閱讀提示
山東省沂南縣總工會選樹培育63家工友創業園,通過“培訓+實訓”“理論+實踐”“互聯網+創業就業培訓+電子商務”方式,幫助4200名農民工實現穩定就業,助推鄉村振興。
“你們看,被子、靠枕這樣整理之后,是不是更有家的感覺,更能凸顯民宿的優勢……”日前,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岸堤鎮總工會邀請縣文旅發展中心和相關專業人士來鎮上開展民宿管家培訓,與工友創業園的民宿行業學員交流客房服務技能。
近年來,沂南縣總工會圍繞當地實際培育選樹工友創業園,并以此為依托探索出“扶持創業、促進就業、助力興業”的路徑,采取“培訓+實訓”“理論+實踐”“互聯網+創業就業培訓+電子商務”方式,對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戶實施“訂單式”免費培訓,幫助4200名農民工實現穩定就業。
剩余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
夏日的朱家林谷幽林深,游人絡繹不絕。地處岸堤鎮的朱家林田園綜合體作為省級工友創業園,以其品牌影響力,吸引周邊23個村(組)發展民宿和鄉村旅游產業,聯合創辦沂南汶之岸鄉村旅游農民專業聯合社,籌集專項資金1000多萬元,建起12套民宿。
“我負責的這套民宿非常火爆,從今年4月開業到現在,節假日全部滿員。”正在參加民宿管家培訓的公維明說,“我們以前都是農民,有了田園綜合體后,當上了綠化員、服務員等,成了按月領工資的人,真不錯!”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為周邊村民提供了300多個就業崗位,不少崗位向老弱、婦女群體傾斜,帶領大伙共同富裕。”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工會主席張玉磊說。
得益于蓬勃發展的工友創業園提供的就業創業平臺,沂南縣的農村貧困、剩余勞動力有了穩定的就業途徑,達到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帶動致富的效果。
特色文化產業提升發展活力
沂南縣是革命老區。該縣各級工會發揮文旅產業優勢,把沂南豐富的紅色文化、歷史文化、鄉村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產業納入工友創業園,不斷提升工友創業園的發展活力。
今年,同樣作為工友創業園的馬牧池鄉沂蒙紅色教育研學綜合實踐營迎來了研學游熱潮。這個基地的教學課程融合了紅色教育、智圣文化、智慧農業等主題,涵蓋沂蒙精神、紅色文化、科學實踐等30多個活動板塊。
瞄準研學這一方向,沂南縣推出19條研學路線,在山東省總工會等多部門組織的研學路線大賽中,連續3年獲得一等獎。研學熱潮帶動周邊6個鄉鎮,上萬名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以點帶面惠及更多群眾
近日,沂南縣省級“農民工之星”陳金山培育的“諸葛錦鯉”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上榮獲亞軍。陳金山是沂南縣現代漁業產業聯合工會培育的省級“農民工之星”,他在工友創業園建立省級農民工之星工作室,提供錦鯉養殖技術培訓指導,開展“師帶徒”活動,帶動70余名群眾就業,同時拉動周邊鄉鎮農民工就業創業。
近年來,沂南縣總工會多措并舉落實山東省總工會關于工友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實施計劃,推進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業園區、特色小鎮、區域性行業性合作組織等為重點的工友創業園培育選樹,打造了一批農民工培訓基地,努力搭建高水平的農民工學習交流平臺。
“截至目前,全縣已經選樹了63家工友創業園,并以此為平臺推動創業就業。今年,我們將探索長效管理機制,最大程度發揮工會作用,協調各方力量,助推鄉村振興各項措施在工友創業園落地開花。”沂南縣總工會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