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景區設施應以便民為先
隨著暑期旅游旺季到來,網上出現不少針對景區服務的差評。比如,有的景區觀光車、擺渡車收費套路滿滿,甩客、捆綁銷售、重復收費等現象時有發生。
《經濟日報》評論說,有些景區營收結構單一,門票和景區交通收費占主導。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旅游景區應當體現公益性質,此類景區內的交通設施也應遵守公益優先原則。對于旅游城市和熱門景區來說,既要將游客引進來,更要留住他們的心,在升級服務、提高品質上多下功夫,讓游客在旅行過程中感受到尊重和滿足。
◇街拍管理要抓好“兩端”
近年來,國內知名網紅地吸引著潮男潮女駐足打卡。隨之而來,涌現出大量在街區蹲守拍攝的街拍者,讓街拍逐漸變味。
《廣州日報》評論說,面對街拍亂象造成的諸多問題,亟須用精細化管理,促進行業的有序發展。可從街拍內容的來處、去向兩端著手。一方面,要劃清街拍與偷拍的邊界。沒有經過提前溝通直接拍攝的行為就屬于侵犯公民肖像權。另一方面,要對街拍內容的流向有所說明。一要政策發力,及時發布街拍行業規范。二要監管到位,對違規行為及時管制。三要技術升級,優化內容審核程序、暢通平臺舉報機制。多方合力共同破題。
◇招聘面試不可玩“套路”
一些用人單位在面試時提出一些與招聘崗位并不相關的問題,比如屬相星座、如廁習慣、吃飯時長、入睡時間等。盡管只是個例,但這樣的歪風不可長。
《經濟日報》評論說,招聘陷阱、面試黑話,表面是為了找到更匹配的員工,實際卻暴露了一些用人單位選人能力的低下。求職面試是一場雙向選擇,最重要的是真誠。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單位面試時或許會使用一些潛臺詞、畫外音,但匹配人才還是直接明了一些更好。對求職者來說,根據個人專長及興趣做好崗位選擇就夠了,不必為個別奇葩現象焦慮。(弓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