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職工凝聚奮斗偉力 履職擔當服務發展大局
——吉林工會五年工作回眸

吉林省暨長春市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

全省“十百千”重大項目勞動和技能競賽啟動儀式。

吉林省第十九屆運動會(職工組)。

第四屆吉林省美業職業技能競賽。

“中國夢·勞動美——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吉林省職工書畫攝影展開幕式。

吉林省總工會“冰雪季·惠職工”啟動儀式。

吉林省第一屆職工冰雪運動會。
歷史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樂章,在不懈奮進中奏響。
7月中旬,白山松水間的394萬名工會會員喜悅迎來吉林省第十五次工會代表大會。回顧過去5年,吉林工會履職擔當、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以“實干指數”提升職工群眾“幸福指數”,以拼搏奮斗服務發展大局,收獲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
站在新起點,未來5年,吉林工會將奮楫篤行,著力構建全過程的職工思想政治引領體系、全周期的職工技能提升培訓體系、全時空的職工高品質服務體系、全方位的職工幫扶維權激勵保障體系,團結動員全省廣大職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再立新功。
不斷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凝聚振興吉林的磅礴力量
“比賽中,我和隊友認識到,無論體育競技還是日常工作,只有團隊配合,密切協作,奮勇拼搏,才能取得好成績……”今年初,由省總主辦的吉林省第一屆職工冰雪運動會暨紅旗冰雪嘉年華“燃爆”北國春城,提起參賽體會,職工韓夢竹的核心感悟是“要團結奮斗”。
聚焦“引導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這一職責使命,吉林省總持續深化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積極創立“工”字特色思教品牌,努力打造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全員參與的職工文化,采取靈活多樣的載體“鑄魂育人、凝心聚力”,讓廣大職工在春風化雨、潛移默化中堅定理想信念,共同唱響勞動奮進之音。
過去5年,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等重大歷史節點,吉林工會舉辦 “中國夢·勞動美”職工文藝匯演、黨史創意“悅”讀、書畫攝影展、二十大精神宣傳宣講、職工書畫攝影展等系列活動1510場,以多種形式反映祖國巨大發展成就、謳歌黨的豐功偉績,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工廠車間、進生產一線,極大地激發了職工群眾愛黨愛國和崗位建功熱情。
與此同時,吉林省總強化文化陣地建設,建立全國職工書屋示范點364家,省級職工書屋1183家,便利型職工閱讀站點213家,勞模書架338家,并開發全省“電子職工書屋”,面向職工免費開放。立足這一陣地,各級工會廣泛開展主題閱讀交流、配樂朗誦、有獎征文等活動,引導職工群眾“閱讀經典好書、爭當時代工匠”。
勞模工匠是民族的精英。5年來,全省涌現出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74人、省勞動模范492人,大國工匠兩人,吉林工匠50人。為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的引領作用,省總通過工會媒體矩陣和各類社會媒體有聲有色講好勞模工匠故事,定期舉辦勞模事跡巡展,事跡宣講等活動,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使“學先進 當勞模”蔚然成風。
省總還深化“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形成新時代勞動教育“吉林模式”——建立由155名勞模組成的勞模師資庫,確定11所重點合作職業院校,每個學校聘任10名勞模為特聘教師,創新推進勞動教育進課堂。同時,命名首批10個“青少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常態化開展特色勞動教育實踐和教學活動,幫助莘莘學子樹立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觀,培養他們崇尚勞動、向往勞動、熱愛勞動的情感態度。
前不久,吉林省總召開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推進會。根據會議信息,今年,省總將緊鑼密鼓組建吉林省職工文體協會,進一步打造立體化職工文化服務體系,陸續開展“首屆全省職工文創大賽”等10項特色活動,不斷為推動新時代吉林振興凝聚磅礴力量。
全力助推高質量發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用充分彰顯
“這培訓就像及時雨,正是我們工作所需!”當前,全社會綠電需求持續增長,在吉林省新能源工匠學院,光伏發電站設計、風電場升壓站設備巡視及維護等豐富又實用的課程,激發出業內職工濃濃的學習興趣。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離不開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為加快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吉林省總深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出臺改革配套政策措施105項,聯合“大校、大院、大所、大企”力量,著力完善職工技能提升培訓體系,“工字號”課堂不斷上新。
2018年,以提升職工精益管理、智能制造能力為核心,省總攜手東北工業集團合作共建“吉林省精益工匠培育示范基地”;2019年,聚焦以賽促培、以培促賽,省總與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簽約共建“吉林省職業技能競賽集訓示范基地”;2021年以來,省總又先后建成省市縣三級技能提升培訓平臺90個,涵蓋工種170個,培訓職工6.5萬人次……
與此同時,吉林省總創新開展“求學圓夢行動”,引入競爭機制,擇優選取合作高校,累計助力2.2萬名職工實現技能和學歷雙提升。
今年以來,圍繞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新農業、新旅游、新電商“六新產業”的戰略部署,吉林省總快馬加鞭建設“六新產業”工匠學院,截至目前,已有3家“六新產業”工匠學院相繼揭牌開班。
“年內我們要建成‘六新產業’工匠學院6個,最終打造形成‘吉林省工匠學院總部+六新產業工匠學院+培訓基地’的1+6+N產業工人三級培訓平臺,全面推動落實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為我省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源源不絕培養輸送高精尖技術技能人才。”吉林省總有關負責人介紹。
在強化培訓的基礎上,省總還通過“賽、評、獎、用”賦能產業工人快速成長。吉林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紅旗杯”全國機械行業班組長管理技能大賽……5年來,全省參加各級各類勞動和技能競賽的職工超過548萬人次,掀起崇尚技能、追逐匠心的熱潮。
為高效孵化創新型技能人才,吉林省總推動創建“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646個,并堅持深入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五小”創新活動,鼓勵職工踴躍投身創新創造實踐。5年來,全省職工貢獻合理化建議243.5萬余項、創造價值63.21億元;開展技術革新9.7萬余項、創造價值12.88億元。
深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同時,吉林省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連續3年開展“冰雪季·惠職工”系列活動,引導會員參與冰雪運動。在這項普惠活動中,全省工會累計投入5759萬元,惠及百萬職工,有力拉動了冰雪消費,助推了吉林冰雪經濟發展。
此外,為促進民營經濟繁榮,省總還持續推進“吉林職工‘雙創’扶持計劃”小額貼息貸款工作,5年來,共計貼息5811萬元,向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經營困難的1222戶小微企業和1454名創業職工提供貸款12.04億元。
多維完善工會服務體系,用心用情為職工群眾幸福“加碼”
創業就業、困難幫扶、醫療互助、法律援助、心理咨詢……走進寬敞明亮的長春市職工服務中心,工會各項普惠服務窗口依次排開,工作人員井然有序忙碌著,二樓的免費技能培訓班更是吸引了不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前來學習“收納整理”技能的市民王女士說:“這里就像個‘服務自選超市’,可以一站式滿足我們多種需求。”
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不斷滿足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吉林省總不斷加強服務陣地建設,健全服務職工體系,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圍繞“普惠+常態,特色+精準”狠下功夫,持續為職工幸福“加碼”。
近年來,吉林省總對遍布全省各地的79家職工服務中心、2324家服務站點進行了“提檔升級”,立足于這一常態化普惠服務陣地,各級工會在省總“一站一品牌”工程引領下,紛紛推出差異化特色服務項目,如家庭醫生簽約、四點半小課堂、網絡創業培訓等,使工會的服務越來越貼心。
“職工群眾的認可度,是丈量工會工作最重要的標尺。”秉持這一理念,吉林省總還擺下“擂臺”,邀請廣大職工線上“海選”自己最中意的工會特色服務項目,在全省重點推廣,實現了“職工點單,工會上菜”。在今年這場擂臺賽上,涵蓋家政服務、創業指導、智慧零售、養老托育在內的31個精品項目驚艷亮相,短短5天就收獲全國網友42萬張投票支持。
與此同時,吉林省總不斷擦亮工會“四季送”品牌,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5年累計籌集款物3.97億元、慰問職工109萬人次,并成功幫助全省15.9萬戶困難職工家庭解困脫困。
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是幫助職工對沖大病風險、防止因病致困的有效手段。2018年以來,吉林省總全面加強此項工作推廣力度,實行省級統籌模式,會員參保率5年時間提高215%。
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努力提升普惠服務水平的同時,基于不同職工群體的多元化需求,吉林省總還不斷向精準服務“邁進”,用心用情用力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
新建“工驛站”1650家,幫助戶外勞動者解決“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問題;
建設“愛心媽咪小屋”445個,為在職“寶媽”提供工間哺乳、休息和交流的溫馨港灣;
開辦職工陽光心理公眾號和熱線電話,免費向職工提供心理咨詢服務與相關知識講座;
打造“會聚良緣”工會婚戀服務品牌,5年組織婚戀交友活動322場,參與職工13萬人……
目前,吉林省總正計劃“打通時空”,實現各級各類職工服務陣地跨區域、跨條線、跨層級的高效共建共享,以不斷提升的服務,進一步增加職工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規范有力
“通過集體協商,我們不僅底薪有了保障,而且爭取到了更多的福利待遇!” 近日,吉林省遼源市快遞行業集體合同協商會議召開,對于協商結果,職工代表很滿意,企業方也認為實現了雙贏:“既保護了快遞小哥的合法權益,又促進了全市快遞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伴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用工關系形態更加多元,勞動矛盾糾紛也進入多發期。吉林省總突出維護職能,多措并舉,認真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創新參與社會治理,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全力以赴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為更好地發揮職工代表大會民主管理作用,省總出臺《關于進一步提升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工作質量的意見》,廣泛開展“職工代表大會質量提升年”“星級職代會”評選、優秀提案征集等活動,引導職工代表履職盡責,有效落實職工民主權利,激發廣大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勞動熱情。
與此同時,吉林省總加強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建設,深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針對部分職工“不會談”“不敢談”的問題,省總組建工資集體協商專(兼)職指導員隊伍,積極開展集體協商百日要約行動,并推動出臺《吉林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為“協商”提供法律剛性支撐。5年來,全省建會企業集體協商建制率保持在85%以上。
面對群眾日益增加的涉法訴求,吉林省總著力完善工會法律服務體系,以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百余名優秀律師及法學專家組建了省市縣三級工會法律服務律師團,免費為職工解答涉法問題,5年來為農民工等特殊群體提供法律援助798件,挽回經濟損失326萬元。此外,省總還聯系引導勞動領域社會組織,5年間服務職工441.5萬人次。
勞動爭議案件,從仲裁、訴訟,再到執行,職工即便贏了官司,往往也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為降低職工維權成本,吉林省總積極建設“法院+工會”“人社+工會”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在各級法院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由工會派律師入駐,推動勞資雙方通過協商調解化解矛盾, 以最快速度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受益于這一機制,僅8個小時,我和工友們就討回了120多萬元被拖欠的工資!” 在一起欠薪案中,省總派駐法院的律師充分發揮工會組織“職工信任、企業信服”的優勢,通過調解火速圓滿結案,讓已做好打“持久戰”準備的職工驚喜異常。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1個地區165名調解員入駐法院調解平臺,同時,吉林省總還并在全國工會系統率先成立了65個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借助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5年來,有效化解勞動爭議案件3794件,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3069萬元。
為從源頭減少勞動糾紛,盡量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吉林省總還大力開展普法教育,不斷暢通職工訴求表達渠道,強化勞動爭議預警調處,建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隊伍,全面推進職工隊伍穩定排查化解工作,5年間排查化解風險隱患245個 ……
據了解,下一步,吉林省總將著力構建職工幫扶維權激勵保障體系,以更加高效地履行好維權服務基本職責,讓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更加鞏固。
持續深化工會改革和建設,“固本強基”提升自身生機活力
“這本是個閑置體育場館,縣總工會投入經費加以改造后,整個場館煥然一新,還增設了飲水機、微波爐、圖書等,我和同事每天都要來打打球,看看書!”日前,吉林省總舉行2023年“縣級工會加強年”提升職工生活品質重點推廣項目評選活動,經群眾投票,乾安縣麗水職工球館等30余個項目受到廣泛好評,成為吉林省總深化工會改革和建設的生動注腳。
“打鐵還需自身硬”,5年來,吉林省總持續深化省市縣工會機構改革,深入推進建會入會工作,大力加強基層工會、智慧工會、工會干部隊伍建設,使工會組織的凝聚力不斷增強,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履職施為能力不斷提升。
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基礎。吉林省總把兩新組織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作為重中之重,強化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建設,采取“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等方式,穩步推進組織覆蓋,5年會員增長70萬人。
工會改革的重點在基層,薄弱環節也在基層。吉林省總堅持“經費下傾、力量下沉”,大力推進“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出臺方案,分解任務,掛圖作戰,全力推動工會改革向基層延伸, 幫助基層工會壯大實力、煥發活力。
圍繞省委戰略布局和產業發展,吉林省總還積極推進省級產業工會改革,調整機構設置,理順工作職責,更名成立了省汽車產業工會、數字信息產業工會等10個產業工會,實現了對吉林傳統優勢產業及“六新產業”的全覆蓋,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與此同時,應對互聯網時代變遷,吉林省總著力打造“智慧工會”,深入推進工會實名制數據庫、職工服務網、一體化工會工作平臺、工會大數據中心建設,積極打造職工服務一網通辦、基層賦能一網統管、媒體融合一網協同、福利優惠一網共享的智慧工會生態,通過“互聯網+”與“數字賦能”全面提高工會運轉效率。
今年5月,在吉林白山,300余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通過“吉工e站”手機APP掃碼集中入會。作為吉林省總建設智慧工會的成果之一,該手機APP囊括法律咨詢、職工書屋、求學圓夢、職業介紹、婚戀交友等17項品牌服務,職工動動手指,就可盡享“娘家人”的關愛,實現了工會服務的“指尖直達”。
2020年上線的“吉林省工會普惠職工云課堂”,是省總打造的另一智慧工會“爆款”產品。根據職工在“吉工e站”APP、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的“點單”,“云課堂”隨需而動,每周二、周五準時開播,親子健康、食材烹飪、養老護理、聲樂基本功、攝影教學……琳瑯滿目的課程,吸引了百萬余名“鐵粉”,目前流量過億。
新時代工運事業的創新發展,需要“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工會干部隊伍。為此,吉林省總在全國首開先河,聯合吉林大學創建了“天和勞動關系研究院”,全力培養工會系統高端人才。此外,省總還堅持開展工會干部勞動實踐和赴基層蹲點活動,通過勞動錘煉、基層磨礪,不斷提升工會干部工作能力。3年來,全省工會系統共派出600余名干部組成180個工作組赴基層蹲點,指導新建基層工會組織4907個,直接發展會員超過20萬人。
奮楫五載結碩果,風勁潮涌再揚帆。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新征途上,吉林工會將堅持以服務大局、服務職工為主線,著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要求、著眼吉林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任務、著眼職工成長成才生產生活的現實需求,全面構建服務職工群眾工作體系,全面深化工會改革和建設,奮力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團結帶領全省職工勠力同心、勇毅前行,書寫更精彩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