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總試點推行“法律維權案例庫+職工維權需求”自動識別系統,將維權端口前置
維權需求精準識別 法援服務主動上門
本報訊 (記者楊明清 張嬙)“當時我剛準備反映情況,還在發愁不知道找哪個部門,調解員就主動聯系我,并且迅速幫忙解決了問題。”日前,山東省青島市退休職工陸某通過“齊魯工惠·青島行”APP法律維權案例庫搜索“企業不發放獨生子女一次性養老補助該如何維權”等信息。大數據研判平臺敏銳識別并將預警信息反饋到職工法律維權中心,工作人員立即聯系陸某了解訴求。經過與企業溝通調解,最終企業支付陸某獨生子女一次性養老補助1.8萬元。
近年來,青島市總工會聯合區市工會試點推行“法律維權案例庫+職工維權需求”自動識別系統,從中國判決文書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等渠道獲取20余萬件與法律維權相關的判決書和案例,由專業維權律師團隊進行整理分類、解讀分析,再將案例錄入“齊魯工惠·青島行”APP“智慧維權”模塊,職工輸入關鍵字即可一鍵搜索相關案例內容。
基于平臺實名制的特點,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后臺可以根據職工查詢案例類別、訪問時長,精準識別職工潛在的法律維權需求,將職工所在企業基本情況、不穩定因素等預警信息及時推送給工作人員,確保工會第一時間掌握維權需求,及時干預調解,將維權端口前置,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
今年初,職工法律維權中心收到大數據研判平臺發出的多條維權需求信息,原來是某企業多名職工同時在案例庫搜索“企業拖欠工資如何維權”“企業多久不發工資可以維權”等信息,被大數據研判平臺監測并預警。工作人員立即聯系該企業,得知企業因經營不善瀕臨破產,長期拖欠工資導致職工情緒不滿。因為涉及人員較多,為避免當面溝通激化矛盾,工作人員在征得雙方同意的基礎上,通過線上維權平臺“在線調解室”多次組織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所有職工都在約定時間收到工資。
據了解,自2021年法律維權案例庫大數據研判平臺上線以來,成功化解糾紛爭議90余起,快速精準維護了職工權益。
青島市總工會還將法律案例庫錄入基層工會工作者智能化平臺,該平臺是青島市總為貫徹落實《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設學習型工會組織而建。平臺充分發揮內容、技術和組織優勢,為基層工會工作者提供涵蓋工會制度、法律法規等內容的業務指導,工會工作者可以將此作為工會知識百科,在線學習、查詢業務知識和工作標準。法律案例庫的錄入,為基層工會干部提供專業化的法律工具,一鍵搜索即可查詢相關案例和律師解讀,便于工作人員及時專業地幫助職工解決訴求,有效降低基層維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