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加劇旱情,全球干旱趨勢值得擔憂——
亞馬孫:干旱的雨林
近一個多月來,巴西亞馬孫地區遭受持續旱災,不僅給當地約50萬居民的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還可能對巴西的農業生產與出口造成嚴重影響。專家認為,亞馬孫地區的嚴重干旱天氣可能不僅與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同時也是近年來全球日益嚴重的干旱現象的一個最新例證。
一
今年7月以來,巴西亞馬孫州遭受持續旱災。據巴西政府災難警報中心的數據,今年7月至9月,亞馬孫部分地區降雨量為1980年以來最低。在覆蓋亞馬孫雨林的亞馬孫州、阿克雷州和羅賴馬州的大部分地區,均出現降雨量異常不足情況,整個9月份該地區累計降雨量僅為100毫米至150毫米。
巴西地質調查局和國家水務局的一份報告顯示,在9月份,亞馬孫流域的6條主要河流中,4條河流的水位達到了有測量記錄以來的最低水位。
據巴西媒體日前報道,由于亞馬孫地區持續干旱造成河流水位大幅下降,靠近亞馬孫河支流里奧內格羅河與索利蒙伊斯河交匯處的一處地帶,露出數十處長年被淹沒在水下的古代石刻。專家表示,2010年當地遭遇干旱,河水水位下降,也曾露出石刻,而今年的旱情比2010年更嚴重。
嚴重的干旱高溫很可能也影響到了當地野生動物種群的生存。據報道,不久前,上百頭亞馬孫淡水豚集體死亡。淡水豚一直被認為是判定亞馬孫河情況是否異常的重要指標,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將其列為瀕危物種。研究人員表示,創紀錄的水溫和歷史性的干旱,可能是造成這一淡水豚集體死亡的重要原因。
二
此次巴西旱情的焦點、亞馬孫州首府馬瑙斯,位于內格羅河與亞馬孫河交匯處,是亞馬孫地區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地區貿易中心。據其官網,馬瑙斯港還是全球最大的浮動港口。持續干旱及其造成的河流水位下降,已經給當地的民眾生活與社會經濟運轉造成嚴重影響。
據馬瑙斯港口官網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0月19日,該港水位已降至13.29米的百余年新低,為1902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因持續干旱,亞馬孫河多條支流正在干涸,多個河濱社區缺乏飲用水、食物和燃料。據亞馬孫州民防部門日前發布的數據,亞馬孫州受災民眾已超過27萬人。包括馬瑙斯在內,亞馬孫州有42個城鎮宣布進入緊急狀態,18個城鎮處于警戒狀態,僅有兩個城鎮狀況正常。
旱情的持續對當地的農業生產和運輸也造成了影響。巴西農業部稱,隨著河流水位的下降,該國重要的農作物大豆和玉米也面臨減產風險。目前巴西國家監測和自然災害警報中心的調查顯示,巴西已有79個城市的農民生產生活受到影響。
19日,由于干旱造成水位過低,巴西北部河流上的一些谷物運輸已經停止。本月初,巴西農業部就在聲明中稱,考慮到二季度玉米的出口將在未來兩到三個月內進行,人們開始擔憂玉米外運。
三
雖然亞馬孫部分河流每年都會隨著旱季到來而水位下降,但是在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下,干旱更加嚴重。巴西國家監測和自然災害警報中心研究人員表示,今年巴西降雨量本就較低,又因厄爾尼諾現象導致降雨量進一步減少。在不久前的一份聲明中,巴西科學部門預計干旱將至少持續到今年12月,這也意味著干旱地區河流水位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本輪全球厄爾尼諾現象于6月開始。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最近表示,其強度“極有可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受其影響,不止巴西,美洲大陸的其他部分國家也遭受缺水影響。墨西哥75%地區已處于干旱狀態,政府已發布限水令。
世界氣象組織此前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受溫室氣體排放和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未來五年全球氣溫可能創新高。
除了短期內厄爾尼諾現象所造成的影響外,也有專家擔憂,亞馬孫地區的旱情,可能是更長時段中全球范圍內日益嚴重的干旱現象的一個最新例證。
據聯合國相關報告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全球干旱的次數和持續時間增加了29%;在過去40年中,受干旱影響的植物比例增加了一倍多——每年約有1200萬公頃的土地因干旱和荒漠化而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人類活動是引起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顯示,全球范圍內干旱現象的持續增加,與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引起的蒸散發異常和降水短缺異常顯著加劇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