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用林權改革“喚醒群山”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兩本證”點綠成金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青錢柳家庭林場負責人洪集體家抽屜里藏著兩本證。
一本是林權證,上面注明:林地所有權歸集體,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歸林農所有;另一本是林地經營權證。憑借它,洪集體陸續向沙縣農商銀行申請了500萬元貸款。
三明,這座森林覆蓋率高達77.12%的綠色寶庫,點綠成金的改革之路要從這“兩本證”說起。
山定權,人定心
1994年,在外做沙縣小吃的洪集體看準了木材市場行情,決心回到老家夏茂鎮梨樹村經營林業。當年,他便申請了砍伐證,加入“砍樹大軍”。此后10年,洪集體的山場規模雖不斷擴大,但因林地權屬不明、四至不清,林業生產常遇糾紛。
“那時,村里集體林由村集體統一經營,名義上人人有份,但誰也說不清哪片林子是自己的。”回憶山里盜伐成風的年代,洪集體感慨:“膽大的白天砍,膽小的晚上盜,萬一著了山火,也是干部撲、群眾看。”
他清晰地記得,那時梨樹村流傳著一句話:“千年鐵樹開了花,田地回了家;何時鐵樹又開花,林地何時回到家?”
改變,發生在2003年。
在永安、武平等地探索的基礎上,福建在全國率先開展以“明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確保收益權”為主要內容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為我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三明在2005年底完成“明晰產權、確權發證”,將集體林地“分山到戶、均林到人”。至今,包括洪集體手中的林權證在內,三明累計向當地林農一共發出了3.5萬本林權證,讓950萬畝山林有了“產權”。
“有了證,心就穩了。”洪集體手持證書、背靠青山,心無旁騖地“把山當田耕”,又賺了10年。
富了林農,綠了青山
剛嘗到改革甜頭的三明人,又遇新問題:林權結構小型化、林地資源分散化、林業管理復雜化,單家獨戶發展林業沒出路。
為擴大林地經營效益,洪集體瞄準村里閑置林地開始“二次經營”。通過推動林地流轉承包,到2014年,他經營的山場規模達3800多畝。林地所有權歸集體,承包權歸林農,實際經營者除了一紙流轉合同,沒有任何憑證。
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吹響。三明從分離承包經營權入手深化林權改革,沙縣率先開展“三權分置”改革,將林地經營權從承包權中剝離出來,賦予實際經營者權屬證明、經營權登記、經營權抵押等權益,辦出了福建第一批林地經營權證。
此后,三明大力培育林業專業合作社、股份林場等經營主體,推出多種合作經營模式。在政府、銀行等支持下,林權按揭貸、林權支貸寶、福林貸等一批普惠金融創新產品,進一步解決了林地“變現”問題。
“持證上山”后,洪集體自主經營的權益得到更好保障,陸續申請到500萬元的林權抵押貸款,他放心大膽地請專家、試種植,探索出一條“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森林康養”的經營路。
有了林地經營權證后,富了林農,還綠了青山。
2019年底,三明推動“林票制”改革,由國有林場與村集體或林農個人合作經營林地,實現“場村合作”。梨樹村以這643畝林地的杉木幼林入股,與沙縣官莊國有林場合作經營。村集體將70%股權量化給全體村民,村民每人可分林票400元。
收到“分紅”的不只是洪集體。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林業企業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構成了林業經營新型矩陣,成為引領三明林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截至目前,三明全市共152個建制村開展“林票制”試點,制發林票總額達1.05億元,惠及村民1.4萬多戶。
引資入林,“林票”迎來2.0
“林票”的出現一定程度解決了分山到戶后林權碎片化,以及林農缺技術、缺資金、缺管理導致林分質量下降等問題。手持“林票”的洪集體心里仍有困擾:作為非標準化金融產品,“林票”流通性不足、市場化交易難,只能在村民間流轉。
去年11月,在第十八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式上,三明市發布全國首張林業生物資產票據。這標志三明“林票”邁入了2.0時代。
據沙縣區林業局局長黃長春介紹,林業生物資產票據是由三明市投資集團引入上海交易集團專家團隊,依托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研發的森林資源要素化、資本化、金融化的交易品種。該票據是對林木資源折資量化后創設生成的電子化資產憑證。而根據初步測算,三明市約有400萬畝人工商品林可開發成林業生物資產票據,總價值超過200億元。
“林票2.0”是社會資本“進山入林”的憑證,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則是“引資入林”的平臺。青山進入了線上的交易場景。
作為福建最大的林業要素專業化交易市場,交易中心通過建立統一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了信息發布、網絡競價、資金結算和交易鑒證的全程電子化操作,大大提高了林業金融產品的交易效率和透明度。今年2月,沙縣區富口鎮荷山村1035畝毛竹山場的20年經營權在農交中心掛牌,起競價60萬元,經過9個意向方多輪激烈競價,最終以103萬元的價格成交,溢價率高達71.67%。
截至8月,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累計掛牌3868宗標的,成交3047宗,成交金額20.89億元,標的綜合溢價率達15.78%,實現溢價增收和節約資金累計2.04億元。
洪集體感嘆:“依靠改革,我們正在喚醒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