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邊界
《工人日報》(2024年10月24日 05版)

據10月21日上觀新聞報道,上海一公司員工柳某因在網上評論公司無效加班而被以嚴重違紀為由開除,柳某申請勞動仲裁未獲支持后將公司訴至法院。法院審理認為,柳某對公司和管理人員作出了較為主觀和負面的評論,對公司確實會產生不利影響。該行為已違反了員工手冊的規定,且公司提供的情況說明證明已通知工會,故公司以此解除并無不當。
此案雖是個例,卻有著普遍的警示意義。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成為不少人的交流平臺和情緒出口,但在特定場合下,個體的言論自由是有條件、有邊界的,尤其是以員工身份發表言論,必須在企業的用工管理制度框架之內,當個人表達觸及到雇主利益時,更需慎重考量,而非由著性子逞一時口舌之快。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走上工作崗位,他們更重視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為職場帶來了新的風氣和理念。對此,用人單位應及時關注到這些新變化,以疏代堵,積極暢通內部溝通渠道,構建開放包容的企業文化。 趙春青/圖 陳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