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城市更新,創造更高品質生活
時值十月,金風送爽,北京東城區朝陽門南小街上行人們悠然自得地在花園中穿行;舞龍踢毽的大叔大媽、胸前掛著單反相機漫步的情侶,鐘樓灣胡同廣場上老居民和游客共同構成一幅溫馨和諧的中軸風景;紅墻青瓦下,一場社區志愿服務提升協商議事會正在舉行,大家各抒己見……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比涨?,在2024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北京主題采訪活動專場交流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城市設計處四級調研員李昕陽表示。
作為全國首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近年來,北京市以更大力度,創新開展更新實踐,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更新良好氛圍。記者在北京的胡同小巷、社區居民身邊采訪了解到,城市更新正創造更加舒適、更高品質的生活空間。
老街變公園 古巷煥新顏
日前舉行的第三屆北京城市更新論壇暨第二屆北京城市更新周,發布了14個“最佳實踐”項目。其中,位于北京市中軸線上的鐘鼓樓片區的更新改造引人關注。
北京鐘樓、鼓樓矗立于北京中軸線的北端,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城市報時樓。長期以來,這片區域保留了濃厚的北京風情。然而,曾經的胡同隨著歷史流轉,逐漸浮現出道路坑洼積水、桿箱體占道、架空線密布等一系列問題,令周邊居民困擾不已。
“近年來,東城區深入推進北京市城市總規和核心區控規,立足核心區功能定位與背街小巷現狀問題,積極探索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睎|城區城管委副主任王濤介紹,以鐘鼓樓東西兩側的鐘樓灣胡同為例,2018年至今,先后進行了“百街千巷”環境整治提升、申請式退租和保護性修繕、“第五立面”整治等改造。
愈加全面且精細的治理,提升了片區的環境品質,保護恢復了歷史風貌,文化味越來越濃的胡同,更成為游客體驗京味傳統的“打卡熱點”。
“提升空間品質的首要任務是釋放胡同空間?!蓖鯘榻B。在改造中,安定門街道共拆除周邊違法建設200平方米,改造提升第五立面565處,清洗整飭建筑立面近1.4萬平方米,同時恢復了一批傳統“勾連搭”屋頂和合瓦屋面,讓平緩開闊、整潔清朗的傳統風貌再現。
如今,鐘樓灣胡同綠意盎然、熱鬧非常。從小就住在鐘樓灣胡同90號院的老居民范來友一提到胡同和小院的改造就贊不絕口:“您看現在這院里,地面平整了,屋子也翻修一新,還安上感應照明燈,真的比以前好太多了,我們住著舒心!”
“溫暖舊改”解決居民“急難愁盼”
居民樓斑駁的外立面、小區內無處停放的大小車輛、存在安全隱患的用水用電生活方式……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承載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前,記者來到通州區九棵樹街道云景里小區,這里正通過“溫暖舊改+長效治理”,解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急難愁盼”。
“我們這個小區過去一直用的自備井供水,取暖也不行,冬天冷夏天熱。”68歲的王萍萍阿姨在云景里小區住了24年,用水和取暖是改造過程中她最關心的問題。
云景里小區建成于1994年,其中老年人占比達60%。改造前,小區存在樓本體節能不達標、戶內給水為自備井供水、超半數的住戶安裝外窗護欄、屋頂漏水嚴重、公共區域局部道路破損、場地設施缺失老化等問題。
2022年云景里小區正式啟動綜合整治,今年6月全面完工。“小區共拆除全部396戶護欄,新增外墻保溫實現全覆蓋,能使小區冬季室溫平均提高三四攝氏度;完成全部114列上下水改造,讓20多年的自備井供水成為歷史;升級公共區域環境,補充綠地約8420平方米、停車位351個、充電車位32個。”通州區重大項目協調服務中心副主任邱磊介紹。
通過系統化實施綜合整治,該小區居民上下水改造率達100%,以及外窗護欄拆除率達100%的“雙百”戰績。“改造后,水的品質一下就上來了。”王萍萍阿姨高興地說,“感覺今年冬天也不用在家里穿棉衣了,家里住著特舒服,小區也越來越美了!”
一場進行中的社區協商議事會
10月16日下午,一場社區志愿服務提升協商議事會正在昌平區寺錦·回龍觀城市會客廳舉行。
“我希望可以每周末組織一場讀書分享會,這樣的話就更有動力去讀更多的書”“我們組的需求是社區理發,大概1月組織1次就夠了”“假期如果能有家長可以幫忙照顧一下自己家里的植物或寵物就好了,希望社區可以提供一個聯系到彼此的方式,養寵小伙伴也方便日常交流”……
協商議事會上,社區居民和周邊書店、銀行、快遞站點負責人等來到現場,共同提出對社區公益服務的需求和看法,并形成初步協商議事成果。
“我們作為城市的穿行者,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社區、居民樓里,能給社區治理提供一些幫助。”京東快遞北京金域國際營業部站長李久作為社區共建力量參加了此次議事會。他的感受是:“社區經常邀請我們參加協商議事,說明我們也是社區的一分子,也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p>
城市更新的不僅僅是“硬件”,還有社會治理的“軟功夫”?!盎佚堄^天通苑地區重點打造的‘回天有約’治理品牌,今年以來累計協商議題667個,召開協商議事會1265場次,解決問題608個?!北本┦谢佚堄^街道金域國際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東巖告訴記者,“群眾看到身邊問題通過大家協商而得到妥善解決,進一步提高了議事熱情,也提升了群眾對社區家園的歸屬感、參與感和認同感?!?/p>
“城市更新不僅是物質空間的重塑,更是社會關系的重構和公共利益的再分配?!敝袊鞘幸巹澰O計研究院城市更新分院院長范嗣斌表示,“城市更新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進一步豐富完善土地、規劃、金融等支持城市更新的配套政策,為建立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掃清障礙,進一步激發動力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