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貸、虛假招聘、就業歧視、非法勞務派遣……
侵害勞動者就業權益,曝光!
近期,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各地區對人力資源市場開展專項整治,集中查處了一批培訓貸、虛假招聘、就業歧視等違法案件,并對其進行通報。高校畢業生求職時要防范警惕類似“陷阱”。如遇到侵害就業權益情況,人社部門提醒應及時投訴反映。
承諾高薪就業,誘騙高額培訓借貸。經調查,北京捌五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青島萊牛教育有限公司、西安訊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通過虛假承諾介紹高薪工作,吸引高校畢業生應聘。隨后,誘導求職者參加技能培訓,收取上萬元的培訓費用。如求職者無力承擔,則誘導其辦理小額貸款。但完成培訓后,這些公司均未兌現承諾。
上述公司擅自開展職業中介、職業技能培訓業務,并牟取不正當利益,嚴重侵害求職者就業權益。對此,人社部門依法責令退還所收費用,停止從事職業中介活動、停止辦學,并對西安訊碟教育科技公司罰款76.7萬元。
提示:求職者要看中介機構經營范圍是否包含培訓內容,慎重簽署貸款協議。
虛假招聘,崗位、待遇與實際不符。經調查,江蘇蘇州兆正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未獲昆山某科技公司委托的情況下,以其名義發布虛假招聘信息,意圖增加社會關注度。甘肅紅歌聚賢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在某直播平臺發布招工信息,聲稱“月薪7500元,安排4人間空調房”等。但勞動者入職后發現,該廠實際月薪和住宿條件等與招聘承諾明顯不符。
針對這兩家公司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的違法行為,相關人社部門責令清除不實招聘信息,要求甘肅紅歌聚賢公司賠償求職者損失。
提示:求職時可以多途徑了解公司背景,對長時間大量招聘、離職率高的要提高警惕。
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經調查,廣東省清遠市人才智力市場在未取得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的情況下,與多家用工單位簽訂服務協議,將數百名勞動者派遣至相關單位。天門社區宏博網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通過自運營的微信公眾號“新天門”“天門社區網”發布招聘信息。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從事網絡招聘服務,應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對這兩家公司的違法行為,相關人社部門責令停止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罰款。對天門宏博公司,當地人社部門責令清除已發布的網絡招聘信息,停止從事職業中介活動。
提示:優先選擇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簽協議時,要看清簽約內容,不盲目簽字。
發布歧視性招聘信息,影響公平就業。經調查,2023年底,上海銀傲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發布招聘信息,特別備注“XX地已滿”“XX、XX地免”等字樣,對特定戶籍的勞動者就業進行限制,侵害勞動者平等就業權益。
職業中介機構發布的就業信息中不得包含就業歧視性內容。對這一公司發布歧視性招聘信息的違法行為,上海人社部門依法責令限期整改,清除相關招聘信息,并罰款5000元。
提示:遭遇就業歧視,可撥打12333電話或前往人社部門投訴舉報。
黑中介以購買保險為由,克扣工資。貴州先鋒人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在經營勞務派遣業務過程中,以購買商業意外保險為由,克扣1.4萬余名勞務派遣員工工資共計165.89萬元,但所扣資金被該公司截留挪作他用。
根據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對該公司克扣工資報酬的違法行為,人社部門依法責令限期整改,清償被派遣員工相應工資。另對該公司拒不配合調查、不按要求報送書面材料的違法行為,處以1萬元罰款。
提示:要謹記,應聘工作本身不需要費用。如遇收費,一定要求出具發票并加蓋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