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伊以“報復循環”何時止
時隔近一個月后,以色列于10月26日終于向伊朗發起了宣稱已久的報復行動。不過據伊朗方面表示,以色列的襲擊對伊朗造成的“損失有限”。不少國家擔憂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報復循環”引發局勢升級。而在分析人士看來,伊朗和以色列均無意卷入全面沖突。要推動局勢降溫,必須盡快在加沙和黎巴嫩等地實現停火。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色列軍方于10月26日凌晨向伊朗發動襲擊。以軍動用了戰斗機、加油機和偵察機等數十架戰機,分別打擊了伊朗的防空系統、導彈和無人機基地以及武器制造設施等。以色列國防軍說,此次襲擊達成了目標,執行空襲任務的戰機全部安全返回。
據伊朗媒體援引伊朗軍方的聲明稱,以色列襲擊了德黑蘭、胡齊斯坦和伊拉姆省的部分軍事基地,伊方防空系統成功攔截以色列的“侵略行動”,襲擊造成的“損失有限”。據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通報,襲擊造成伊方多部雷達系統受損,4名士兵死亡。
伊朗外交部26日發表聲明說,以色列的襲擊“公然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伊朗“有權利且有義務抵御外國侵略行為”,伊朗將“利用全部能力來捍衛其安全和切身利益”,且伊朗“意識到其對地區和平與安全的責任”。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當天也表示,伊朗保留在適當時候作出反應的合法正當權利。
以色列此次襲擊,意味著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結束了第二輪互相報復。
今年4月1日,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部門建筑遭到導彈襲擊,造成至少13人死亡。伊朗方面指認襲擊由以色列發動。4月14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導彈和無人機,目標是以色列的軍事基地和情報中心。以軍承認其一處軍事基地被“輕微破壞”。4月19日,伊朗多地發生爆炸,多家媒體稱這是以色列對伊朗進行的報復行動。
此后,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黎巴嫩和伊朗等地發動多起軍事行動和暗殺行動,伊朗誓言報復,并于10月1日向以色列發射上百枚彈道導彈,給以色列造成一定損失。以色列方面稱伊朗此舉越過“紅線”,表示要讓伊朗付出代價。
近一個月來,以色列多次就報復伊朗放出口風,以方還同美方就報復伊朗的方案進行協調。伊朗一方面宣稱已經做好準備應對以色列的襲擊,另一方面也在國際社會尋求支持。
不少媒體分析指出,以色列此時對伊朗的軍事目標發動襲擊,首先是想表明其“言出必行”,有能力對伊朗實施報復打擊,以威懾伊朗。其次,以色列沒有襲擊伊朗的核設施和石油設施,或許是受到了美國的影響。美方此前多次表明,不希望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和能源設施,以防局勢失控。另外,美方援助以色列的“薩德”反導系統近日部署到位,也增強了以色列打擊伊朗的“底氣”。
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報復循環”引發高度關注,不少國家擔憂兩國對抗不斷升級進而失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呼吁各方停止一切軍事行動,防止全面地區戰爭并重返外交途徑。一些中東國家譴責以色列的行為,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防止緊張局勢升級。
有分析人士指出,從伊朗和以色列的兩輪報復行動來看,雙方均有意控制沖突的強度,在為自己“掙足面子”的同時也展示實力,全面戰爭并不是兩國追求的目標。
有以色列媒體報道稱,以色列向伊朗發動空襲前,曾通過多個第三方向伊朗“通氣”,告知將打擊哪些目標。盡管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對此予以否認,但從襲擊造成的后果來看,以方此次報復保持了“克制”。
以色列目前面臨多線作戰,其主要戰場在加沙地帶和黎巴嫩南部,并無意開辟新的戰場。以軍之所以打擊伊朗,是為了威懾伊朗,為繼續打擊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等目標減輕來自伊朗的壓力。
伊朗對以色列的打擊則是警告以色列不要無限制打擊反抗以色列的力量。伊方此前多次表示,伊朗的目標是推動在加沙地帶和黎巴嫩實現停火。此次以色列襲擊之后,伊朗軍方再次表示,伊方“優先考慮在加沙地帶和黎巴嫩達成持久停火”。
以色列完成襲擊后,美國總統拜登稱希望“這就是結束”,同時美國國防部重申將保護以色列。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中東局勢失控可能對拜登政府產生不利影響,美國大選之前以色列或不會再有大動作。對國際社會來說,當務之急仍然是推動加沙地帶和黎巴嫩南部停火。中東和平的關鍵依然是巴以沖突,巴以問題有解法,地區局勢才能逐步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