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布:告別“55歲”的論壇
“我決定辭去董事會主席和董事會成員的職務,決定立即生效。”
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4月20日正式辭去了論壇董事會主席一職。從1971年創建“歐洲管理論壇”算起,施瓦布領導這一論壇已經有55年。
施瓦布1938年3月出生于德國。他曾在瑞士和美國的大學學習,獲得了工程學博士學位和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1971年,年僅33歲的施瓦布創建“歐洲管理論壇”,邀請歐洲的企業高管在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達沃斯小鎮開會,以向歐洲企業推廣美國的管理理念。1972年,施瓦布成為瑞士日內瓦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歐洲管理論壇”創建之初,形式和氛圍比較輕松,話題也比較開放和具有前瞻性,正因如此,論壇每年都能吸引大量企業界人士參會。1987年,施瓦布將“歐洲管理論壇”更名為“世界經濟論壇”,以進一步提高論壇的影響力。因論壇常年在達沃斯舉辦,也被稱為“達沃斯論壇”。
1993年,世界經濟論壇重新強調了其定位,即在商界、政界和社會之間搭建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如今,該論壇所討論的議題早已不限于經濟,而是涵蓋了政治、安全、學術思想等多個方面,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非官方論壇之一。除了每年年初在達沃斯召開的年會,論壇還發布包括《全球競爭力報告》《全球風險報告》在內的多種研究報告,對全球關心的議題進行評估和分析。
新冠疫情期間,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曾一度暫停舉辦。2023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隔三年首次恢復線下舉辦,主題為“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強合作”。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主題定為“重建信任”。今年1月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則將主題確定為“智能時代的合作”。
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主題的變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施瓦布等人的思考。包括施瓦布在內的該論壇領導層,近年來多次強調合作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合作才能應對全球面臨的挑戰。
施瓦布認為,隨著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當今世界正經歷深刻改變。施瓦布還出版了《第四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力量》和《后疫情時代:大重構》等書籍,以闡述自己對世界變化的認知。
早在2015年,世界經濟論壇就被正式認定為一家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國際組織。隨著論壇的發展,施瓦布醞釀對論壇的管理結構進行改革。今年1月,施瓦布由論壇執行主席轉任為論壇董事會主席,論壇的領導機構還有管理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
對于自己的辭職,施瓦布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現在領導論壇需要耗費大量精力,他已經不是合適人選,且他希望能夠更多地去從事智力工作。世界經濟論壇表示已經成立一個負責任命新主席的委員會。在新主席上任前,論壇董事會副主席彼得·包必達將任臨時主席。包必達曾擔任雀巢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
不過據媒體報道,施瓦布辭職一事似乎并不簡單。施瓦布辭職前,世界經濟論壇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件指認施瓦布一家公私不分且缺乏適當監管,信件作者自稱是世界經濟論壇的前任和現任員工。施瓦布否認信件內容的真實性。世界經濟論壇高層4月20日就此召開緊急會議,施瓦布則在會后立即辭去了董事會主席一職。
4月22日,世界經濟論壇宣布已對施瓦布展開調查。該論壇表示,將嚴肅對待相關指控,但指控內容目前尚未得到證實,將等待調查結果。施瓦布家族發言人則否認了所有指控,并計劃向相關人員發起訴訟。對于施瓦布本人和世界經濟論壇來說,接下來可能要經歷一段不確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