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陳丹丹
閱讀提示
即便被醫院診斷認為無需干預治療,一些患有慢性病的求職者仍因體檢不通過而被拒絕錄用。受訪專家表示,體檢標準應當與時俱進,適時修改完善,不應被隨意擴大適用范圍。
3月下旬的一天,順利通過某高中編外宣傳崗面試的劉躍,突然接到不予錄用通知。后來她才知道,該校在背調過程中,發現其在2023年參與的某次教師招聘體檢結果不合格,根據這一背調結果對其拒絕錄用。“當時被查出攜帶地中海貧血相關基因。”劉躍告訴《工人日報》記者。
記者了解到,一些患有地中海貧血、橋本甲狀腺炎、多囊腎等慢性病的求職者,因體檢不通過被拒絕錄用。
多位受訪專家及求職者呼吁,體檢標準應當與時俱進,適時修改完善,同時不應被隨意擴大適用范圍。
因無需治療的慢性病被“刷”掉
將于今年6月從上海某高校畢業的夏航在求職時也被慢性病“攔”住。在通過某用人單位的筆試和面試后,他在體檢中被查出患有橋本甲狀腺炎,隨后被告知體檢不合格。招考相關主管單位答復“該病的患者40歲后容易抑郁”。“但多位內分泌專家明確表示,這種情況無需治療。”夏航說。
記者查閱裁判文書網發現,安徽的王女士也曾因甲狀腺疾病遭遇就業障礙。2019年2月,王女士通過筆試和面試后,到某兒童醫院報到。醫院通知王女士體檢合格后,即可被正式錄用。
體檢中,王女士被診斷為有左側甲狀腺腫物,并于當年3月進行手術。兒童醫院對王女士術后病理復印件和術前穿刺病理報告有疑義,王女士的體檢報告也一直未能出具。
2020年9月,兒童醫院以王女士未辦理合格的入職體檢手續為由,不再為其安排工作崗位,并表示由于不符合錄用條件,醫院與王女士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醫院也無須支付王女士在院期間的工資待遇。
一審和二審法院均審理認為,兒童醫院此次招聘并非事業單位編制人員招聘,招聘公告亦未載明按照公務員體檢標準,法院對于兒童醫院主張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的觀點不予采納。
在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鑫看來,某類疾病與對某項工作的影響并非一一對應,無法認定某類疾病和影響工作之間存在必然關聯。
許多用人單位沿用同一體檢標準
劉鑫表示,對于幼師等有明確接觸對象的法定特殊工種,設置合理體檢標準并開展入職體檢具備正當性,除此之外,只要求職者所患疾病不影響工作能力,都應保障其平等就業權利。
記者查詢多家企事業單位的2025年招聘信息發現,許多用人單位在體檢環節沿用《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以下簡稱《體檢標準》)。該標準最初由原國家人事部和原國家衛生部頒布于2005年,根據該標準規定,多囊腎等慢性病患者應被認定為“體檢不合格”。
“甲狀腺癌治愈后,好多求職路被‘堵死’了。”今年3月,以筆試面試第一名成績通過浙江某企業招聘考試的孫曉萌,由于11年前患有甲狀腺癌的“既往病史”被“淘汰”。 她告訴記者,在她提交病歷、治愈證明等材料申請復檢后,用人單位仍表示參照《體檢標準》拒絕錄用。
一位慢性病患者的父親向記者透露,他的兒子今年6月將畢業于重慶某大學,因患有遺傳性多囊腎,“兒子無法報考沿用《體檢標準》的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甚至是外資企業,我們只能建議他暫緩就業、繼續讀書。但同樣患此病的孩子媽媽,已經擔任高中英語老師20余年,疾病并未影響工作和生活。”
曾于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建議修訂《體檢標準》的全國政協委員、國浩律師(合肥)事務所合伙人周世虹在接受《工人日報》采訪時表示,他接到慢性病患者群體的數封來信求助,后經調研發現,部分慢性病對患者工作和生活影響較小。
“以橋本甲狀腺炎為例,通常不需要手術治療,不影響正常工作。再比如,多囊腎是種遺傳性疾病,絕大多數患者在55歲以后才開始出現腎功能緩慢減退,部分患者終身癥狀很輕,無需治療。”周世虹進一步補充道。
記者了解到,部分用人單位之所以選擇直接沿用《體檢標準》或拒絕錄用慢性病患者,是出于對經濟成本的考量。在北京某企業負責人事工作的高倩坦言,“作為企業,如果單獨制定一份體檢標準,不僅成本高難度大,也沒有相關授權和依據。因此,沿用《體檢標準》是相對方便的”。
入職體檢標準應與時俱進
“體檢標準的制定依據和基礎是科學與醫療技術,應當與時俱進。”周世虹認為,《體檢標準》的修訂應兼顧用人單位招錄需要和慢性病患者群體合法權益之間的平衡,且應與國家促進就業的法律、政策相平衡,標準的各個條款之間也應保持平衡。
依據我國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應當“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多位受訪專家指出,錄用體檢標準要真實客觀地反映“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不得過多包含,也不得過少包含”,同時應適時更新,體現醫學的最新發展成果。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理事長張寶艷曾連續兩年在全國兩會上建議重新修訂《體檢標準》。“一方面,對無需服藥或可通過藥物控制、不影響履職的慢性病,應判定為體檢合格。另一方面,對肢體殘疾但能勝任崗位者,也應納入合格范疇。”她建議,特殊崗位可單獨制定標準,普通崗位應體現包容性,避免“一刀切”限制人才發展。
在完善入職體檢標準方面,國家和地方層面已進行了一些積極探索。例如,《體檢標準》將乙肝病毒攜帶者修改認定為體檢合格,將排除病理性改變后可視為合格的心率范圍等多項標準進行調整。2024年5月,廣西出臺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體檢通用標準,明確“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等不影響正常工作的考生,可以認定為“體檢合格”。
劉鑫建議,在推動體檢標準與時俱進的基礎上,在入職體檢環節,可以考慮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由專業醫療機構結合體檢報告給出錄用建議參考。
“可以通過稅收減免等政策激勵企業接納慢性病患者,以此推動全社會形成公平就業氛圍。”張寶艷說。(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相關新聞:
破解就業歧視,促進就業公平③|“超齡女工”進廠工作要先簽個“免責條款”?
破解就業歧視,促進就業公平②丨“公司考慮我的孩子小,所以機會給了別人”
破解就業歧視,促進就業公平①|“35歲+”職場人半年投出119份簡歷收到3個通知
關于中工網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