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觀點
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對于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預防脫貧人口返貧,保障脫貧人口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已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未來要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現階段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對于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預防脫貧人口返貧,保障脫貧人口在穩定脫貧基礎上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
高度關注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就業扶貧成為推動我國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措施和有力手段。但受自身文化素質不高,缺乏一技之長,市場就業競爭力偏弱等外在因素的影響,脫貧人口就業還存在一些困難。其中,一些脫貧人口雖已就業,但屬于非正規就業,如零工、小時工等。此就業模式具有臨時、短期、波動性較大等特點,易受外部因素特別是重大突發事件影響,就業穩定性較弱。鑒于脫貧人口就業特點以及穩崗就業對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意義,要將脫貧人口穩崗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關注。
一是把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放在就業情況監測的重要位置,主動摸排脫貧人口就業狀況及存在的困難。組織動員村鎮基層干部,調查了解本地脫貧人口就業狀況、就業意愿、現實困難等,掌握本地暫未就業或就業不穩定脫貧人口的基本狀況,及時上報有關部門。二是把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放在就業培訓的重要位置,積極安排脫貧人口技能培訓。加大對脫貧人口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優先為脫貧人口就業提供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崗位信息介紹等服務。三是把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放在農民工就業的重要位置,全力保障脫貧人口務工就業。
堅持穩崗拓崗并舉
一是積極幫扶脫貧人口務工就業。定期摸排并幫扶返鄉脫貧人口外出再就業,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經濟有困難的脫貧人口外出就業給予一定的交通補助。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豐富拓展人員輸出、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等協作內容;加強省內勞務協作,積極推動脫貧人口實現縣外省內就業。
二是以鄉村建設及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脫貧人口本地就業。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通過完善鄉村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脫貧人口創造更多就近就業機會。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推進農業與鄉村旅游、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在發展休閑農業、共享農業、體驗式農業等新業態中拓寬脫貧人口本地就業渠道和空間。
三是以創業帶動就業,支持脫貧人口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將脫貧人口創業優先納入公共服務范圍,強化創業服務,對脫貧人口創業給予補貼及創業擔保貸款扶持。通過優化環境、拓寬渠道、開發新職業、強化保障等措施,加強對脫貧人口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支持力度。
四是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增設或購買公益性扶貧崗位,對就業較為困難的脫貧人口特別是年齡較大的脫貧人口予以托底安置。
構建脫貧人口穩崗就業機制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關鍵是要構建良好機制。
一是完善組織保障機制。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就業幫扶工作機制,強化縣鄉村三級就業幫扶工作推進體系。在鄉鎮建立、完善就業幫扶中心或就業幫扶工作驛站,為包括脫貧人口在內的就業困難群體提供就業服務;在村選聘就業幫扶信息員,搜集本村脫貧人口就業狀況并及時上報。
二是建立精準幫扶機制。對已就業的脫貧人口適時開展跟蹤回訪,了解其就業狀況,穩定現有崗位;對就業困難的脫貧人口,組織動員鄉鎮基層干部精準了解就業困難原因,進而精準施策,幫扶就業。把就業困難脫貧人口納入當地就業困難人員范圍,保障脫貧人口及時就業、充分就業、穩定就業。
三是構建鄉村振興帶動機制。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為脫貧人口實現本地穩定就業提供廣闊空間。以鄉村產業振興為脫貧人口就業創造更多機會,以鄉村人才振興和文化振興為脫貧人口穩定就業聚智賦能,以鄉村生態振興為脫貧人口穩定就業挖掘新渠道,以鄉村組織振興為脫貧人口穩定就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作者單位:合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