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芻議】勞動教育落地,須有科學體系支撐 行業產教融合,要“勁往一處使”
新聞:據媒體報道,上海市嘉定區各中小幼學校將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豐富勞動實踐內容和形式,家校社合力,共同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勞動教育月活動。
點評:如今,勞動教育在大中小學全面鋪開,旨在通過充分挖掘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更好地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對此,各界有共識、社會有期待。
我們既要重視傳統的勞動教育,也要更新對勞動的認識。過去,學校也曾開設多種勞動課程,但是往往讓學生難以深刻理解勞動的意義,勞動教育的價值沒有得到彰顯,而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從內涵到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升級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培養人、發展人的重要途徑,是不可或缺的育人方式。
勞動教育落地,需要有科學的勞動課程體系、規范勞動教育的方式方法、健全科學的評價方式。在這方面,上海市嘉定區的做法提供了一個有益的范本。目前,該區已建立學生勞動教育共享課程資源庫,形成了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學校更容易按照課程方案的設計,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關注學生勞動素養的提升。
此外,勞動教育僅依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校社的通力合作,豐富資源、拓展空間,實現課內與課外的有機融合,從而讓學生在出力流汗、手腦并用中學會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增長勞動知識、內化勞動精神,讓更多學子體悟勞動之美。
新聞:近日,全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成立。該共同體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的指導下,由北京東方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業大學、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發起,聯合行業組織、高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百余所會員單位共同組建的產教融合開放性創新型組織。
點評:2023年7月,教育部支持建設的首個國家重大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暨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江蘇常州成立。此后,冠以“全國”之名和省級層面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如今,產教融合形式不斷迭代更新,其涉及的主體要素越發多元。其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是由政府主導,行業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的組織形式。作為一個綜合性組織,要實現良性發展,須以“共同發起、共同參與、共同受益”為原則,建立多元共建治理模式。不少業內專家呼吁,參與各方及時成立產教融合共同體理事會,建立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建立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各項規章制度,對產教融合共同體的運營進行頂層設計。
行業產教融合體要實現產教協同發展的目標,參與各方就必須“勁往一處使”。在科學的頂層設計基礎上,共同發起和實施產教融合項目、協同完成產教融合發展任務,推動以產權融合為基礎的、微觀層面產教融合機制創新。只有以產權為基礎、以利益為紐帶,建立健康有效的運行機制,才能激發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從而實現通力合作,努力破解人才培養、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