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創新思路、搭建載體,提升課內課外吸引力
勾勒點線面,繪就思政立方體
閱讀提示
新時代的大思政課應該是什么模樣?怎么教、如何上?安徽肥西創新思路,搭建載體,努力使思政教育從小科目走向大實踐,從小疊加走向大融合,探索形成一條通過勾勒“點線面”進而繪就大思政“立方體”的培根鑄魂之路。
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在安徽省肥西縣,居民胡先生早早地帶著孩子來到延喬路,打卡這座“紅色地標”。延喬路旁還有一條更長的路,叫集賢路。陳延年、陳喬年兩兄弟的父親陳獨秀葬在安徽省安慶市的集賢關。“延喬路短,集賢路長,他們沒能匯合,卻都通往了繁華大道。”這句在當地流傳甚廣且飽含美好寓意的話,讓胡先生的孩子第一次對于革命精神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認識。
近年來,該縣創新思路、搭建載體,努力使思政教育從小科目走向大實踐,從小疊加走向大融合,有效探索形成一條通過勾勒“點線面”進而繪就大思政“立方體”的培根鑄魂之路。
“點上”切入,厚植思政教育新根基
新時代的大思政課應該是什么模樣?怎么教、如何上?
今年年初,肥西縣首個智慧思政教室在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肥西第二中學正式啟用。該教室融合了VR、黨史滑動展屏、黨建閱讀機,配置了實時錄播、三屏共享和智慧課堂。
派河是肥西縣的母親河,前不久,就在這間思政教室,該校地理、語文、道德與法治學科的三位教師以《親親派河》為主題,分別從地理、文化、歷史等角度展示了跨學科一體化校本課中的思政力量。一課多師,多師同場……座無虛席的教室內,一雙雙清澈的眼睛被光芒映亮。
“學生是思政教育極為關鍵的‘點’,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會成為思政元素被搬上課堂,說進心里。”該校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張麗萍介紹,學校正不斷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把生活情境搬到課堂中,使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場景“活”起來。
張麗萍坦言,對于處在“植根育基”關鍵節點的學生來說,思政教育能否使道理入耳、入腦、入心,關鍵在于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夠“新”夠“潮”。
如今,無論是校本課程《旋律中的思政》,還是“親親派河”手工社團的非遺手工竹編畫活動,以往的“機械填鴨式”教學不見了,“啟發互動式”的思政教育越來越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肥西縣中小學廣大教師紛紛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從學生興趣需求入手,將思政教育與音樂、美術及社會熱點話題巧妙結合,使思政教育入耳入心。同時,伴隨著教師“教”法的改革,學生“學”法的創新也成為該縣厚植思政教育的“新根基”。
“眾線”聯動,塑造課內課外吸引力
“在幾何學中,線是由點構成,線代表著引導和連接。在思政教育中,可以將不同群體通過‘一條線’串聯起來。”在肥西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單世立看來,思政課的“眾線”聯動并不僅僅局限在校園內、教室里。
9月27日,肥西第二屆思政微課大賽決賽舉辦,活動旨在通過創新思政教育模式,提升教育實效,挖掘并推出一批具有時代特色且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優秀思政微課作品。此次參賽選手均來自基層一線,不僅有直面青少年的共青團干部,更有貼近群眾的供電職工等。
“不同的人群通過微課大賽進行串聯,將深刻的知識融入生動的故事之中,從而架起理論與大眾之間的橋梁,相信他們未來也將在各條戰線展現思政教育的獨特魅力。”合肥市委宣傳部思政處處長葛守松表示。
從校園到大社會,從“思政小課堂”到“社會大講堂”,肥西縣錨定“眾線”聯動這個方法論,在高質量做實思政教育“大體系”之路上一次次寫下生動注腳。
不僅如此,肥西還統籌全縣思政資源,牽頭做好“頂層設計”,深化“思政微課堂”“思政大講堂”和“思政故事會”等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兩堂一會”思政教育品牌,扎實開展思政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等“七進”活動,推動形成上下一條線、合力育新人的思政教育體系。
“全面”開花,形成基層文化名場面
創新思政教育的內容與方法,對于助力鄉村治理現代化至關重要。
“在基層,思政工作就是做群眾工作,就是解決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在肥西縣柿樹崗鄉新街社區黨委書記周正東看來,辦好群眾事就是最大的“思政課”。
近年來,新街社區始終把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以村民自治為切入點,統籌推進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發展,守正創新“村事民定”工作法和“老張說事”多元矛盾調處法,打通基層治理癥結。
成立于2019年的“老張說事”品牌調解室,由當地德高望重、熱心公益的退休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等鄉賢輪流坐班,同時聯合“五老”人員、村綜治專干、法律顧問以及駐村民警等,幫助解決群眾鄰里糾紛。
“面紅耳赤的各種場面雖然多次發生,但在老張的調解下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今鄰里更加和睦,氛圍更加和諧。”周正東表示,如今“遇事不要慌,有事找老張”這句口頭禪已真正實現家喻戶曉。
據介紹,自“老張說事”品牌調解室成立以來,累計受理各類民事糾紛662起,涉及金額781.1萬元,品牌說事調解效果顯著。
同時,調解室還獨創“一個微笑、一杯熱水、一條紀律、一次傾聽、一番言談、一把火候”的“六個一”以及“說約定俗成、說優良傳統、說為人處世、說團結協作、說法律法規、說鄉規民俗”的“六個說”調解工作法,如今已蹚出了一條特色思政工作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