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齡”勞動者受傷仍可獲工傷賠償
法官提示,退休年齡不是免責牌,企業應強化社會保險法律意識
《工人日報》(2024年10月31日 06版)
本報訊(記者李國)近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了這樣一起工傷保險待遇糾紛案件,認定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主體責任,并參照《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對勞動者實行一次性賠償。
2021年10月中旬,在重慶市九龍坡區某企業當保安的羅某,在工地巡邏時被車輛撞傷致腰部骨折。區人社局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羅某為工傷。由于超過了法定退休年齡,羅某無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企業拒絕承擔工傷賠償責任。羅某遂提起訴訟。
九龍坡區人民法院審理判決企業支付羅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勞動能力鑒定費共計7.3萬余元。該公司不服,提起上訴,近日重慶五中院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重慶五中院審理認為,用人單位使用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未辦理退休、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者在工作中受到事故傷害,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認定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主體責任的,由用人單位參照《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實行一次性賠償。
審理法官表示,用人單位不能以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沒有參加社會保險為由,拒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退休年齡不是免責牌,各企業應強化責任意識和社會保險法律意識,積極參保,以減輕自身經濟負擔和經營風險,還應牢記規范用工管理,切實保障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