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點
8月全國工會新媒體傳播力總榜TOP30發布:
第一名:廣州市總工會
第二名:四川省總工會
第三名:廣東省總工會
本期榜單:省級工會入圍13家;地市級工會入圍14家;縣級工會入圍3家。
8月全國總榜TOP30
(2024.8.01—2024.8.31)
了解排行規則,提升自身排名,請看文末↓↓↓
榜單說明
1、統計說明:
統計時段:2024年8月1日0時-2024年8月31日24時。
2、指數計算及評估方法:
微信傳播指數(WCI):主要基于微信賬號的閱讀數、點贊數、在看數、發布文章數等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微博傳播指數(BCI):主要基于微博賬號的發博數、原創數、轉發數、評論數、點贊數等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抖音號傳播指數(DCI):主要基于抖音賬號的新增作品數、點贊數、評論數、分享數、新增粉絲數、總粉絲數等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微信視頻號傳播指數(WVCI):主要基于視頻號賬號的發布作品數、轉發數、點贊數、評論數等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融媒綜合傳播力指數(MCCI):微信指數30%+微博指數25%+抖音號指數25%+微信視頻號指數20%。
優秀團隊經驗分享
2023年7月25日,中工網正式開始發布全國工會新媒體傳播力排行榜。榜單的發布,充分展示了各級工會新媒體賬號取得的良好傳播效果。各級工會新媒體賬號聚焦主責主業,深耕地方特色,積極引領,不斷創新,內容貼近職工,形式百花齊放,實現了信息的精準高效傳播。即日起,我們將不定期邀請上榜的各級工會新媒體賬號負責團隊,分享他們的運營經驗和心得體會,歡迎持續關注!
第一期優秀團隊經驗分享,我們特別邀請了廣東省總工會新媒體運營團隊。榜單發布以來,他們的賬號一直名列前茅。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快來看看他們的分享吧↓↓↓
做有定力、有活力、有能力的工會融媒體
廣東省總工會
2020年4月26日,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正式成立。作為廣東工會新聞輿論宣傳的主渠道、主陣地,我們始終堅持全省工會“一盤棋”,做有政治定力、有創新活力、有服務能力的工會融媒體,始終堅持一心為“工”,利用一切媒體手段,講好廣東故事、職工故事、工會故事。
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矩陣圖
強定位 聚焦工會主責主業做策劃
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緊緊圍繞工會中心工作、重大主題和熱點議題,陸續推出一系列傳播力強、社會反響好的全媒體策劃,進一步擴大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的影響力,讓工會的聲音傳播得更遠更廣更響亮。
中國工會十八大期間,采訪十八大廣東代表約60人,刊發大會報道近百篇,廣東省總工會公眾號發布推文約50篇,拍攝制作短視頻約30條。其中創意互動長圖《命運的齒輪轉動,你的心愿有人接單了》別具一格,讓人耳目一新;視覺報道《盛世盛會 粵來粵好》《中國工會十八大的10個瞬間》粵味十足、氛圍拉滿;系列短視頻《我們都是奮斗者》《工會十八大代表的愿與盼》《廣東代表團走進人民大會堂》《廣東代表說》短小精悍、擲地有聲。
作為黨的二十大獻禮,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在全媒體平臺同步推出“非凡十年?工會粵章”專欄,大力宣傳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各級工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職工思想政治引領、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團結職工建功立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和工會改革創新等方面實施的一系列有力舉措,充分展示廣東工會十年改革創新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寶貴經驗,積極營造喜迎黨的二十大的濃厚氛圍。
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開幕當天,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推出《百名南粵工匠風采》畫冊,同時在《南方工報》出版40個版的“致敬匠心”特刊。廣東省總工會公眾號推出《廣東頂級天團曝光,每人都有一樣“超能力”》新媒體策劃,用“手繪條漫+交互體驗”的創新手法,呈現大國工匠、南粵工匠的匠心故事和高超技藝。
第二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期間,融媒體中心派出全媒體記者赴京,對廣東、大灣區兩個館的工匠創新主題進行了濃墨重彩的策劃報道。公眾號推出《來領門票看展啦!體驗開無人船、養蝦、造皮革……》《高質量朋友圈大比拼(文末有好禮)》創意策劃,強化交互體驗,充分展示匠心技藝和創新成果,獲得網友的一致點贊和好評。
來領門票看展啦!體驗開無人船、養蝦、造皮革……
重創新 聚焦職工所需所求做產品
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成立以來,始終聚焦職工受眾的需求和關切,尊重傳播規律,潛心打磨新媒體創意產品,用打造“爆款”的方式包裝工會議題與內容,大大增強了工會融媒產品的吸引力、親和力和號召力。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和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全新亮相后,我們采用了圖文、視頻、直播等多種全媒體手段進行立體傳播,其中,“兩座紅樓‘隔空對話’”的創意長圖,借鑒了電視劇《覺醒年代》的獨特風格,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廣泛轉發。
集中送溫暖已經是工會系統持續多年的品牌活動,為了把傳統做出新意、創意,融媒體中心在2022年除夕推出《打開春天的21種方式,一定有你的一份!》系列海報,把21個地市工會春節大禮包的內容融入創意文案和手繪海報的設計中,讓工會的“溫暖”以更新潮的形式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2022年是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召開100周年,廣東省總工會公眾號推出《百年職場進化圖鑒,每一步都踏著光》線上創意互動新媒體產品,用“歷史事件+老照片”的形式,將百年紅色工運歷史濃縮在20多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瞬間中,讓網友體驗到一圖穿越百年。同時,我們將廣東幾處重要的工運史跡設計成海報,嵌入交互環節,達成升華主題和擴大外延的雙重傳播效果。
百年職場進化圖鑒,每一步都踏著光
2022年年末,廣東省總工會公眾號首度發布原創2023年新年獻詞《我們終將成為站在光里的英雄》,這次嘗試和創新,厚植職工情懷,在工會系統和廣大職工中產生了強烈共鳴。2023年末,公眾號繼續發布2024年新年獻詞《為時間畫像,為生動喝彩》,將這一創新之舉延續了下來。
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成立之后,廣東省總工會微信公眾號、抖音號、視頻號的粉絲量和閱讀數持續穩定增長。微信公眾號的粉絲從成立之初的5萬增長到120萬+,平均閱讀數從1000+提升至20000+。微信運營團隊對“人格化運營”進行了不斷探索,逐漸形成活潑可愛、幽默睿智、輕松時尚的多元風格,更契合、更貼近年輕職工。
同時,運營團隊在全國工會系統創新性地首推“鐵粉獎”活動,不斷強化與粉絲的互動交流,提升粉絲粘性,持續注重熱點捕捉和議題設置,實現了內容生產和受眾反饋在傳播鏈條上的“雙向奔赴”。廣東省總工會微信視頻號實現從無到有,開設視頻專欄、視頻直播,單條視頻點擊量不斷攀升,從幾千幾萬到10萬+,再到現在的100萬+、1000萬+、3000萬+。今年上半年,微信視頻號實現了點擊量過億的小目標。
促融通 聚焦工作特點亮點做品牌
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始終堅持要流量但不唯流量,要創新但也要守正,始終堅持“工作即宣傳”的理念,始終堅持促進政媒融通,提前介入、精心策劃、深入挖掘廣東工會工作品牌,以全媒體手段對工會“IP”進行創意包裝、精心打磨、跨界運作……持續鍛造獨具特色的“粵工”品牌,讓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2021年以來,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用心用情打造品牌時評欄目《慧眼會語》,每周一期,同步發表在《南方工報》和廣東省總工會微信公眾號上,至今已有近200篇,被全國總工會微信公眾號轉載約20篇。這些時評飽含了工會人對新時代職工群眾生產生活和工會業務工作的關切和思考,是工會媒體提供思想價值、情緒價值并不斷提升輿論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2022年2月底,廣東省總工會微信視頻號正式推出“粵工播報”視頻節目,定位為廣東工會新聞聯播,緊跟省總工會主要領導及各部、室、中心最新動態,并加大對地市工會工作的視頻拍攝采集力度,采用現場拍攝加演播廳錄制的形式,動態報道省總重要活動、重大政策、工作部署和各級工會的工作實踐。
目前,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同步推進并著力打造的視頻品牌欄目有《幸福來敲門》《好會帶娃》《挑戰一百種職業》《360行》《閃亮的TA》《新質生產力中的工力量》《守藝》《下班去哪兒?》《工會“涼”方》《夢想錄》《尋找寶藏食堂》《粵工航拍》《粵工拍客》等。這些原創視頻堅持以工會工作、職工需求為出發點,緊扣工會工作的特點亮點打造粵工宣傳品牌。如《好會帶娃》,致力于尋找有特色的工會職工子女托管托幼班;《尋找寶藏食堂》帶大家認識藏在街頭巷尾的工會食堂;《幸福來敲門》拍攝了一批福利好、待遇高、幸福感強的企業,帶來了“幸福”的流量;《夢想錄》講述了小人物的大夢想;《當一天工人》和《挑戰100種職業》通過記者的親身體驗展現出各行各業的鮮活故事;《守藝》探訪了各級工會培育選樹出來的匠心人物。短期看,這些欄目不一定能撬動“大流量”,但我們相信,只要把這種“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流量密碼”。
未來,廣東工會融媒體中心將繼續聚焦工會主責主業、著眼全省工作大局,凝聚報道力量、汲取創新靈感,不斷打造更多精品力作,唱響粵工好聲音,講好粵工好故事,在與各級工會同頻共振、與廣大職工同向而行中,共同塑造廣東工會品牌。
相關鏈接: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