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先生
三分鐘就能看完100頁書、3天時間記住3年的單詞,且過目不忘、倒背如流,這是什么“超能力”嗎?時下,市面上的一些培訓班就有如此神奇,聲稱可以開發孩子“腦屏”,讓孩子比愛因斯坦還聰明。
據央視新聞報道,不少商家推介宣傳專為青少年開發“腦屏”,孩子們在宣傳視頻中現身說法,描述著“腦屏”將文字、想法、信息可視化呈現,如同大腦中裝了一臺彩色電視機般神奇。更神乎其神的是,一旦激活“腦屏”后,竟然可以不用看書,只需要把書放在頭頂,就能說出書的目錄。
(圖源 新華社)
好家伙,這是科幻照進了現實,真有這么厲害?
咱們不看廣告看療效,有網友稱是坑人騙局,花了大幾千甚至上萬元的培訓費,但一點用沒有。更有多位專家站出來科普:“腦屏”就不存在,這是個偽科學的概念。事實上,商家們宣稱的“腦屏開發”其實是“全腦培訓”的一種,線上線下打出快速提升記憶力的噱頭。
有眼尖的網友一下就反應過來了:“這不就跟前幾年的‘量子閱讀’一樣?這種騙術隔幾年就更新換代一次,每次都能得到大規模熱捧。”還有網友稱其為“智商篩選神器!”
沒錯,看似唬人的“全腦開發”騙局并非什么前沿科學、新鮮玩意。早在2017年,此類培訓機構的領頭羊“腦立方”由于涉及虛假宣傳、消費糾紛等法律問題,被管理部門勒令關停。2020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通報過多起案例,披露多地線下培訓機構的“腦屏開發”亂象。
前些年風靡的“量子波動速讀”,更早之前的“蒙眼識字”“過目不忘”,到如今的“左右腦理論”“松果體開發”,不過是舊騙術披上了新外衣。其套路也大體一致:先是打著“科學”的旗號,整幾個看似高深、不明覺厲的術語,讓家長們誤以為這些機構掌握了先進的教育技術;再拋出“錯過黃金期再無機會”“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話術,擊潰家長心理防線;最后再通過成功案例展示、邀請“專家”講座等,營造“別人家孩子已成功”的假象,一套組合拳下來,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家長很難不迷糊。
(圖源 新華社)
“這哪是開發大腦,是開發家長錢包吧。”有網友如是感慨。
為何騙局年年被曝,卻又總是野火燒不盡?其實還是因為教育培訓市場尤其是智力開發這類新興教育領域中的監管體系尚不完善,使得不良商家有機可乘。處罰力度輕、違法成本低,一些機構在被曝光后,換個名字卷土重來,可謂是“鐵打的騙局、流水的機構”。如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從源頭上遏制和規范此類腦力開發的亂象,還需多部門形成合力,讓監管利劍及時出鞘。
此外,也有不少網友好奇,到底什么樣的家長能夠花幾萬元錢送孩子去上這樣的“忽悠班”?諸如“一天看72本書”“閉著眼也能和書發生感應”之類“一眼假”的宣傳,為什么總能收割一茬又一茬的家長?背后反映出的家長思維與心理,更值得我們深思。
從兒童全腦開發提升智力,到碳板跑鞋成為“體考神器”,再到盲目迷信高考志愿規劃,都是擊中了家長對孩子成績提升的急切渴望,在生怕落后、“不能輸”的恐慌中失去了基本的判斷。沉在心頭的升學壓力和無處安放的教育焦慮,讓教育成了一件功利的事情。為人父母,總想試圖為孩子找到一些快速通往成功的捷徑。可若“神童”都能批量化開發,還能叫做“神童”嗎?如果成功都能復制,那么衡量成功的標準和意義又是什么呢?
“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能夠適應生活、創造生活的人。教育的過程是個體不斷積累經驗、不斷生長的過程。尊重成長規律,多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實際需求,為孩子選擇真正適合其成長發展的教育方式才是教育的本質。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