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薦理由
福建省總工會聚焦職工“帶娃難”這一急難愁盼問題,通過制度保障、資源整合、品牌打造和精準服務,為支持職工生育提供可借鑒的樣本。
二、案例情況
(一)主要內容。
一是源頭護航,強化制度保障。2023年福建省人大修訂《福建省實施〈工會法〉辦法》,明確工會可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等形式為職工提供托育托管服務;2024年福建省人大修訂《福建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時,源頭推動將公辦幼兒園托育年齡從“2~3歲”修改為“3歲以下”;推動省人大2024年執法調研中增加用人單位落實《福建省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有關育兒假、產假、母嬰室建設等內容,為開展職工生育支持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資源整合,構建聯動矩陣。聯合省教育廳、財政廳等多部門兩次出臺有關實行中小學課后服務的規范性文件,實現全省全覆蓋。2023年聯合省發改委等單位印發《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工作的通知》,為職工子女托育服務增加普惠供給、落實優惠政策。每年聯合省衛生健康委深入用人單位幫助解決托育用地性質、配餐資質、消防設施等重點難點問題,加強分類指導。2024年牽頭聯合省衛生健康委、人社廳共同舉辦全省首屆托育服務職業技能競賽,并列入省職業技能競賽一類賽。各級工會以“工會+社會組織”“工會+社區”等方式,積極發揮社區、社會組織作用,形成工會主導、多方資源鏈接的“工會+”托育托管服務模式,延伸服務手臂,健全服務鏈條,擴大資源效力。
三是品牌賦能,促進工作質效。從2019年起福建省總工會在全省統一部署舉辦職工子女暑托班、鼓勵開辦寒托班,連續數年將之納入為職工辦實事項目。每年省總印發舉辦職工子女暑托班、推薦申報愛心托育用人單位、規范提升“媽媽小屋”建設的通知,連續三年將托育托管服務納入省總年度績效管理工作方案。出臺《支持培育省級愛心托育用人單位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托育服務形式、補助標準、適用范圍等進行具體規定,鼓勵更多用人單位結合實際通過自建自營、委托托育機構等方式參與“工會+”托育。
四是因地制宜,豐富服務供給。在服務對象上,托育托管服務優先保障一線雙職工、單親職工、困難職工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家庭;在服務形式上,整合共享職工之家、工會驛站等陣地資源,為職工提供就近便捷服務;在服務時間上,完全與職工上下班時間相一致,解決后顧之憂;在服務內容上,家校銜接,實現“托、管、教”三步走。托管服務在基本看護、課業輔導的基礎上,定制自然科普、勞動教育等靈活多樣的特色內容,做到家長安心、學校放心、孩子歡心。2024年至今共舉辦托管班次近1600個、服務職工子女人次近5萬,目前已給予29家全國、省級愛心托育用人單位資金支持223萬元,累計提供托育托管服務覆蓋近100家用人單位、6400個職工家庭。
(二)工作成效。
一是提升了職工對工會的滿意度。“工會+”托育托管服務堅持以職工為本,通過職代會、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職工意見建議,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突出工會辦托的公益性,職工子女寒暑假托班基本免費,托育服務收費低于普通托育機構15%~50%,服務時間與職工上下班時間相銜接,深受廣大職工的認可和歡迎。
二是促進了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工會+”托育托管服務實現了職工和企業的雙向奔赴,一方面解了職工“難”、暖了職工“心”,提供托育服務的制造業企業職工流動率低,女職工產后返崗率高、增強了職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另一方面托育托管服務為企業吸引人才、穩企穩崗和長遠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是促進了托育行業的健康發展。“工會+”托育服務既有效整合了社會資源,又發揮各方優勢,從制度機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有效促進了托育行業良性發展。2024年省托育服務技能競賽,覆蓋286家單位、23所高校,728名從業人員參賽,優勝選手可申報省五一勞動獎章、技術能手等,33名選手技能等級晉升。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