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薦理由
遼寧大連市總工會建立地方工會與產業工會協同聯動機制,優化產業工會體系建設,努力破解產業工會運行、組織架構、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
二、案例情況
(一)主要內容。
一是建立協同聯動工作機制。以“市總定標—產業主戰—區域協同”為思路,市總提供理論、思路、政策、典型等支持,市總職能部門提供指導和服務,產業工會獨立自主開展特色工作。2024年下發《關于開展縣區工會與產業工會聯動試點工作的通知》,打通縣區工會與產業工會聯動的經費壁壘,推動加強合作交流、優化資源配置。
二是完善產業工會組織形式。所有市級駐會產業工會均按照增強廣泛性、代表性和群眾性的要求,全部過渡為產業工會委員會。打破原產業工會“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現狀,統一整合為“一塊牌子一個名稱”。在名稱確定上,保持行業特色,體現出石化、服務等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引領作用。優化委員單位結構,委員由產業工會負責人及其相關人員、所屬企事業單位工會負責人、基層工會工作者、生產和工作一線的職工代表、與工會工作聯系密切的相關單位人員組成,產業工會全委會委員中基層工會干部和一線職工比例達到80%以上。增設兼職副主席,由基層工會主席、勞動模范擔任,增強了產業工會領導機構組成人員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三是理順基層工會隸屬關系。堅持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因地制宜,制定了11條確定基層工會隸屬關系的基本原則,明確了市屬、駐大連市省屬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承擔市里重點項目的企事業單位等,其工會組織隸屬關系均放在市屬產業工會。2024年全市共調整了228個基層工會隸屬關系,其中調整市產業工會所屬基層工會205個、區市縣總工會所屬基層工會23個。
四是健全行業工會聯合會。建立“市產業工會—行業聯合會—企業工會”三級架構,在裝備制造、航運物流等支柱產業組建15個市級行業工會聯合會、49個縣級聯合會,接長產業工會服務手臂,實現行業政策精準落地。出臺《大連市總工會加強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建設的十項措施》,加強對行業工會聯合會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明確聯合會組建原則、覆蓋范圍及經費標準(市級行業工會覆蓋2000人以上年補5萬元),推動行業工會聯合會發揮優勢作用,覆蓋小微企業及零散就業人員。
(二)工作成效
一是組織覆蓋顯著擴大。全市共有市級行業工會聯合會15個,縣級行業工會聯合會49個;工會組織1.17萬余個,工會會員206萬余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10萬余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數同比增長20.25%;產業工會會員達62.9萬人。
二是服務效能全面提升。大連工匠學院線上平臺累計培訓6.6萬人次,營造了人人思學、人人思進的濃厚氛圍;2024年,支持建設48個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扶持36個創新工作室創新項目,其中15個創新工作室獲得省級支持。
三是運行機制持續優化。認真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召開市政府和市總工會聯席會議暨2024年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會議、全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現場觀摩會。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