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薦理由
福建省總工會以“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勞模工匠行八閩擔使命”為主題,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過的鄉村、企業、社區為重點,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著力打造“中國工人大思政課”福建課堂。
二、案例情況
(一)主要內容。
一是打造一系列獨具“閩”字特色的勞模工匠循跡研學線路。堅持“擺事實、講道理,接地氣、到實地”,持續推進“行見八閩”中國工人大思政課體系建設。打破傳統思政教育的課堂空間,充分發揮福建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最大優勢,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的重點地區、重要點位和重點企業,發動全省各級工會聯動設計14條兼具教育性、體驗性與傳播力的“勞模工匠行八閩”特色實踐研學線路。挖掘教育研學點育人價值,統籌規劃研學線路的目標設計、內容銜接和時間安排,把工人大思政課搬進企業、車間、工地,讓勞模工匠走進生產一線,與職工面對面交流研討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實質內涵。打造沉浸式教學場景,讓參與者在融合知識傳遞、技能培養、情感共鳴的“移動式課堂”中實現從“觀光游”到“深度學”的跨越,在循跡研學中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
二是打造一支“工”字特色的勞模工匠宣講隊伍。強化工會大思政課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將勞模工匠作為講述思政課的重要主體,提升工會大思政課鑄魂育人的實效。注重示范性。自下而上發動各級工會及產業(系統)工會逐級成立宣講團,形成每市縣一團、每團10人的“三級百團千人”勞模工匠宣講骨干隊伍,邀請全國勞模、大國工匠等典型人物領銜加盟,并納入人才庫進行統一管理,不斷提升大思政課教學的專業性、感染性和引領力。強化傳播力。結合線上平臺、短視頻等傳播手段,推出100多個勞模工匠思政課微視頻,聯合主流媒體、職工網絡達人共建“八閩工人大思政課”網上共同體,打造“網紅課程”,不斷擴大思政課堂的傳播覆蓋。突出“工人味”。開展“一平米主題宣講”,推動全省千名勞模工匠開展千場“微宣講”進驛站,打造“兩三條板凳、三五個職工”就能開講的“思政微課堂”;開展“一平米主題研學”,推動勞模工匠立足本職崗位講述與新福建共同成長的勞動故事,將宣講內容與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相結合,通過車間宣講、讀書沙龍、主題征文、知識競答等多種形式,營造“浸潤式”學習氛圍。
三是打造一批具有“閩工”特色的“勞模工匠大思政課”。讓思想在與現實的互動中被激活,讓思政課“活”起來,讓新思想浸潤職工心靈。堅持與發展“共鳴”。圍繞福建“推動山海協作”“助力鄉村振興”“提升文化影響”“推動科技創新”“深化生態文明”五大發展主題,組建“山海共榮”“工助振興”“守根鑄魂”“創業創新”“綠色發展”勞模服務隊,分地區、分領域將思政課堂延伸至助企、助村、助力發展的第一線,力求將勞模工匠自身的“技能清單”“資源清單”與地方發展、企業發展的“需求清單”“項目清單”精準對接,組織動員職工群眾在服務發展的具體實踐中將思政教育引向深入。堅持與職工“共鳴”。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字領域職工以及新生代職工等重點群體,完善“一線職工出題、勞模工匠答題”思想引領機制,改變傳統思政課堂“單向輸出”的刻板模式,構建有利于勞模工匠與職工“你問我答”互動交流的生動場景,用“問答”與“對話”開啟思政學習,讓思政教育親近人心。堅持與時代“共鳴”。推動思政小課堂、勞動大課堂、網絡云課堂、AI新課堂相互融合,打造立體覆蓋的工會思政教育體系,拓展育人格局;發揮福建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的優勢,通過組織開展全省職工“微宣講”視頻大賽、新福建建設10周年主題演講大賽和全省職工宣講比賽,促動生成具有福建特色、講述福建故事、彰顯福建情懷的優秀職工宣講作品。
(二)工作成效。
活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工會組織發動勞模工匠500人次,開展宣講2697場,參與職工達100萬人次,有力有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中國工人大思政課”福建課堂穿山越海、行見八閩,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聚焦思想引領、聚力發展大局、聚合工人力量,持續匯聚起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的磅礴力量。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