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薦理由
甘肅金昌市總工會搭建技能培訓新平臺,精準了解行業和職工技能培訓需求,增強培訓實效,延伸服務鏈條,實現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技能普遍提升。
二、案例情況
(一)主要內容。
一是拓展征集渠道,精準了解職工培訓需求。近年來,金昌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新型工業化現代之城發展定位,眾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也將工業互聯網、低空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行業作為就業創業的目標。為精準了解職工需求,金昌市總工會在工會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之聲”;結合機關干部赴基層蹲點工作,深入平臺企業逐戶走訪、調研座談;在職工服務中心、工會驛站等設置培訓求職“心愿欄”。通過線上線下提建議、留言、問卷等形式,征求職工培訓需求意愿1600多條,建立“行業—職工”雙向需求數據庫。經梳理研判,精準掌握了快遞員、外賣員、電商營銷員學習無人機操控技能的普遍意愿,并列入全市職工技能培訓重點項目推進落實。
二是培訓場景化,提升技能培訓實效性。由工會牽頭組織、電商行業提供場地、職業培訓學校聘請專業老師,圍繞無人機操作等實際應用場景,還原作業全流程、全要素,制定個性化培訓方案,讓參訓人員在場景應對中解難釋惑、共同提高。近年來,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特點,金昌市各級工會利用工會驛站、工人文化宮、職工書屋等服務陣地,線上線下采取“小講座”“微課堂”等形式,先后開辦電腦操作、人工智能、網絡營銷、養老護理等培訓班20多期,培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農民工1800人次。加強與人社等部門的協作聯動,有針對性地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職業工種培訓。
三是培訓與招聘結合,建立后續服務鏈條。采取線下“即時快招”,即通過組織企業舉辦現場招聘會、招聘周、招聘季等活動,面對面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求職牽線搭橋;線上“精準匹配”,即通過開展“直播帶崗”、網上面試、云簽約等形式,搭建就業對接平臺,幫助全市524名受訓勞動者走上所學技能專業崗位,實現“培訓—就業”的無縫銜接。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技能競賽納入全市“十萬職工技能素質提升行動”大格局中,賽訓結合,舉辦新業態創新創業大賽,設置短視頻創作、電商直播、網約配送等技能競賽活動30場次,兩年內吸引1500人次參與。
(二)工作成效。
一是探索了技能培訓新模式。以需求為導向,職工按需“點單”、工會精準“配送”培訓模式,“訂單式”開展技能培訓,有效提升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是拓展了就業創業新路徑。通過搭建就業對接平臺,2024年以來先后提供就業崗位信息5280個,幫助1200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靈活就業人員就業。150多名經過培訓的學員在物流、電商、文化、服務、農業植保等行業開辦小微企業,成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中的就業創業帶頭人。
三是構建了以賽強技新格局。以“培訓+競賽”雙向驅動機制,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技能升級,200多名行業標兵、技術能手、崗位明星在競賽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為推動新業態領域創新發展的骨干力量。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