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薦理由
四川達州達川區總工會通過“孵化企業、引導部門、轉交行業、融入社區”四種方式,解決了工會驛站運維難題,推動工會驛站服務多元化、精準化,實現工會驛站低成本高效運行。
二、案例情況
(一)主要內容。
一是突破傳統工會單一運維模式,分類采取“孵化企業、引導部門、轉交行業、融入社區”四種方式,牽引企業、部門、行業、社區四類主體構建多方聯動運維體系。針對主干道、人流量大的站點,孵化企業入駐管理,通過工會會員優惠活動(如6.9元掃碼入群、5折疊加8折等)吸引職工消費,企業承擔驛站日常運維責任,工會僅收取小額租金,實現“以商養站”。與當地組織、人社、物流等部門合作,引導企業通過招標參與驛站管理,“達川·騎手家園”等6個驛站引進達州奔策電子商務公司、達州人才資源公司等企業負責日常管理維護,企業每年節約辦公場地租金10余萬元。針對環衛、公交、貨車司機等特定群體,委托行業工會管理,行業工會結合職工需求提供以特定職工為主的精準服務,開展心理輔導等活動。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驛站運維責任移交社區,實現工作融合,各個社區驛站由網格員擔任第一責任人,組織開展工會拓展活動。
二是創新資金投入機制,推動“工會補一點、企業出一點、行業擔一點、社區省一點”,降低資金持續投入壓力。企業通過入駐驛站開展經營活動,承擔水電、維護等費用。行業工會自主管理站點后,工會僅需提供一次性建設補貼。社區驛站依托現有場地和第三方管理,工會年均投入較傳統模式下降70%。
三是延伸服務鏈條,在做好驛站基礎服務全覆蓋的同時,開展多樣化工會普惠活動。區總工會勞動者驛站,24小時提供熱水、熱飯、充電、休息等服務。驛站每月組織開展親子烘焙、公益培訓等活動,并通過暑期托管服務解決職工家庭帶娃難題。福熙公司等通過驛站招聘專欄,年均匹配就業崗位500個,通過工會普惠活動營收增長50%,實現驛站服務從“單一服務戶外勞動者”到“普惠職工群眾、助力企業發展”的轉變。
(二)工作成效。
達川區工會驛站年均服務總人次超30萬,社區治理效率提升40%,職工群眾滿意率達100%。通過多元投入機制,年均節約運維經費135萬余元,工會經費支出減少80%,企業營收平均增長30%~50%,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工人日報》、新華社、封面新聞等多家媒體對達川區工會驛站的創新做法進行了報道和宣傳,提升了工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提高了廣大職工對工會的認可度。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