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里能幫我們維權?”8月9日上午,在深圳跑網約貨運業務的廖師傅慕名而來。“這里”是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新就業形態行業工聯會,該工聯會經審委主任莊嘉創趕緊把廖師傅迎進門,“別急,只要在龍城街道的范圍內,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大家想辦法。”
“這張訂單已超過一個月,對方沒付高速費,大約30元。”廖師傅打開接單平臺展示,“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但平臺一般只保留3個月內的訂單,其他拖欠的就看不到了。”
莊嘉創(右)向網約貨運司機講解工會政策。單位供圖
當日中午,莊嘉創便回復廖師傅說,“剛剛溝通好了,對方公司已經把高速費結了。辛苦你跑一趟了,路上跑單注意安全。”廖師傅非常感動,連連道謝,并主動加入了工會。“一直聽說工會能幫助網約貨運司機維權,現在算是真真切切體會到了。”
原來,為廖師傅“安利”工會的主人公是季師傅。8月1日上午11時,在龍城街道總工會網約貨運司機入會集中攻堅小組的帶領下,莊嘉創來到嶂背大道,路旁有大量網約貨運司機停車休息,他趁此機會為司機們講解工會政策。
“我這里有個事情,工會能幫忙解決嗎?7月中旬有個訂單,收不到運費,反映給平臺,沒得到處理,客戶還拉黑了我的手機。”季師傅主動上前搭話,也實名錄入信息,加入了工會。“錢雖然不算多,但自己出了力、流了汗、運了貨,還搭上了油費、路費,實在氣不過。”
得知季師傅當時送貨的地址就在龍城街道嶂背社區,莊嘉創與季師傅互加了微信。據季師傅的訂單截圖顯示,7月13日16時18分,客戶下單,要求把一批貨物從東莞市大朗鎮運到嶂背社區一家企業,其中高速路橋費27元、搬運費15元,合計42元。下單人一直沒有支付運費,向平臺反映亦無果。
當天,莊嘉創領著季師傅上門,找到該企業負責人,讓他通知下單人現場處理這件事。莊嘉創坦言,第一次溝通并不順利,后續也是波折不斷。下單人說“訂單太多、找不到了”,又說“沒讓司機走高速路,高速費也不知道實際多少”,遲遲沒有支付這單運費。8月5日,莊嘉創聯系了嶂背社區工聯會副主席賴璇,后者繼續跟進,仍是無果。
8月7日上午,莊嘉創、賴璇以及工會干部曾永華再次登門,找到下單人。“我們既曉之以理,跟他慢慢理清這件事情的細節,說明這種做法既不道德更是違法;又動之以情,描述了網約貨運司機賺錢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終于,該下單人表示愿意支付,當面添加了季師傅的微信,把費用轉了過去。
“感謝工會幫我追回了運費。”季師傅接連通過微信、電話表達了謝意。“工會切實幫助職工維權,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
“此次矛盾的根源還是雙方溝通不暢,缺乏相互理解和尊重。”莊嘉創說,“只有完善網約貨運司機訴求表達渠道,強化基層工會維權保障的機制與能力,及時幫助解決網約貨運司機的急難愁盼問題,才能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據了解,自開展網約貨運司機集中入會行動以來,龍城街道新就業形態行業工聯會創新推出新業態職工入會新模式——“兩近兩遠”線上線下便捷入會機制,即線下主動“親近”,在新業態職工“就近”位置使其便利入會,線上“遠端”聯系,并給跨區域的“遠段”職工提供服務。同時,通過積極解決類似幫助網約貨運司機追索運費的現實問題,努力在新業態職工內部營造出工會的“兩好兩幫”形象,即對司機好、對工會好和有困難就幫、有訴求就幫。目前,已超額完成階段性任務。一大批網約貨運司機主動找到龍城街道新就業形態行業工聯會主動加入了工會,并領取了“深工守護”綜合保障服務項目“E路守護”綜合保障服務方案宣傳冊等工會資料。
(南方工報全媒體記者馬大為 通訊員楊詩勇)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