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評論員 韓韞超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相信法律修訂帶來的種種可知可感的變化,會串聯成法治前行的腳步,讓人們的法治意識進一步提升、法治信仰更加堅定,讓公平正義成色更足。
將新出現的影響社會治安行為納入管理范圍、進一步優化治安案件辦理程序、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和未成年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對……6月2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后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由119條增加到了144條,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將對人們日常生活和權利保障帶來深刻影響。
治安管理處罰法是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一部重要基礎性法律,其核心內容是規定對尚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的判定和處罰規則,與人民群眾人身、財產權利和生產生活聯系緊密。
剛剛過去的周末,這部法律修訂的相關信息在朋友圈刷了屏,諸如打破“未成年人違法不拘留”的慣例、“被毆打還手即互毆”成為歷史、明確“寵物傷人可直接治安處罰”等內容亮點,引發高度關注,充分體現了法治建設與社會發展的深層互動。
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此番修訂是對立法與時俱進的踐行,同時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諸如高空拋物、學生欺凌、無人機“黑飛”等行為,是近年來出現的新的社會現象與問題,不時威脅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類似搶控駕駛操縱裝置、虐待所監護或看護的幼老病殘人員等行為,不少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也發生過一些典型案例;諸如娛樂場所和特定行業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要求登記信息等行為,也是很多人面臨的共同困擾。此番修訂還通過規范執法證件、優化程序要求、嚴格特殊情形執法等,進一步約束執法裁量空間,提升執法效率與公正性。緊跟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積極應對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填補法律空白,是此番修訂的核心要義,也是堅持從國情和實際出發做好立法工作的一個縮影。
讓每一部法律都滿載民意、貼近民生、順應民心,是立法機關努力的方向。此番修訂同樣秉持和踐行了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理念——兩年時間里經歷了三次審議;一審稿公開征求意見期間,有近10萬人參與建言,二審稿仍收到8000多條意見……這種開放與審慎,凸顯了扎實細致、精益求精的立法精神,也體現了對人民負責、對法治負責的態度。立法需要協調平衡多方的利益關系,可謂牽一發動全身。此番修訂中多處對此都有充分考量,比如,注重未成年人保護與懲戒的“再平衡”,對一定年齡范圍內未成年人違反治安管理予以行政拘留的條件作出調整,以有效解決對未成年人違法干預不及時等問題;建立治安違法記錄封存制度,讓一些有過治安違法記錄的人放下“包袱”,以制度善意激發向善動力,等等。
近年來,在一些法律法規出臺、修訂的節點,無論是媒體、學界、業界的梳理分析,還是網友的關注與熱議,都是將立法同普法、法律監督相結合的過程,是在全社會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的過程,也是維護法律權威和尊嚴的過程。
治安管理處罰法這部“百姓身邊的法律”的修訂,是法治建設護航社會安定、百姓安寧的現實需要,也是以法治力量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重要舉措。“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相信法律修訂帶來的種種可知可感的變化,會串聯成法治前行的腳步,讓人們的法治意識進一步提升、法治信仰更加堅定,讓公平正義成色更足。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