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原標題:數字技術賦能千行百業,成為創新發展新引擎——(引題)
全民暢享“數智紅利”(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車輝
在不久前北京亦莊閉幕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一系列技術成果向公眾展示:機器人“蘇軾”與人比拼詩詞,鋼筋鐵骨的機器人表演精彩“茶藝”,特種機器人代替人類進入火場中、礦井下……令人目不暇接。
在深圳南山街頭的一處自動售賣機,消費者掃描小程序,選擇口味下單并支付后,咖啡機器人取杯、磨豆、萃取、出杯……不到50秒,制作流程行云流水。
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是我國新一代數字技術賦能千行百業的一個縮影。這些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信息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研究取得積極進展。從“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領”,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光纖寬帶和移動通信網絡;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分享經濟、智慧出行、移動支付等互聯網新產品新業態競相涌現……
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數字技術的應用落地,成為創新發展新引擎,深度融入百姓生活,全民暢享數字時代的便捷和紅利。
數字技術助力便捷生活
今年8月16日,為提升景區游覽體驗,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和日常運維數字化水平,國家5A級景區八達嶺長城開通了北京首條美團無人機配送航線。目前,這條“空中走廊”可為降落點附近游客提供防暑降溫、應急救援等商品貨物的配送服務。
北京首鋼園區,一輛輛百度自動駕駛車穿梭行駛,供游客試乘試駕,成為網紅打卡點。乘客在車上可以試聽音樂,安全員在做保障的同時,方向盤自動旋轉,科幻感十足,讓乘客直呼“酷炫”。
自動化、智能化背后,離不開數字化技術的落地應用。我國企業不斷強化自主創新主體地位,在智能交通、智能配送以及多個民生領域應用數字化技術,給群眾生活帶來便利同時,也挖掘了更多經濟價值。
如今,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智慧交通領域給人們生活帶來新的便利,相關配套保障舉措也在不斷創新推出。8月27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已累計發放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號牌1.6萬張。
“智能化時代才剛剛拉開序幕,在可見的未來,會有更智能的下一代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AI助理會無處不在,成為每個人工作、生活、學習中的助手,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便利。”一互聯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探索人工智能發展新脈動
在數字化轉型已成全球趨勢的背景下,當前,我國多個業態正圍繞信息化的主線,進行深度融合,實現轉型變革。尤其是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讓大模型更懂各行各業、讓人人未來都能用上大模型成為趨勢。
主持人拍一段視頻,錄制一段聲音表情傳給華為數字人技術相關團隊,不多時,一個復刻主持人的數字人便生成了,表情語言十分生動,幾乎達到完美復刻……此外,百度、快手、抖音等都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短視頻大模型,未來一鍵成片、文生視頻等場景不再停留于想象。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7月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超3.8萬件,居世界第一。
汽笛聲中,俯瞰整個天津港,只見一個個智能機器運輸設備無聲地往來穿梭。現在的天津港,貨運環節可實現全自動化。很多時候,調度可在中控“大腦”完成,碼頭上的貨運機器可根據指令自動進行。“有了它們的智能助力,不少碼頭工人得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臺前’走向‘幕后’。”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調度指揮中心主任李寧表示。
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經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位。
筑牢數據安全底座
數據是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既為數字技術發展提供底座,也為其發展提供動力。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讓圍繞數據的算力也成為關鍵。近年來,我國在相關領域持續發力,取得了一系列創新發展。
在剛剛閉幕的貴陽數博會上,一批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集體亮相,其中包括滿足電子工業要素市場高性能、高吞吐率需求的高性能服務器CPU“飛騰騰云S5000C”,可滿足AI計算高帶寬、低延遲的技術需求,已與國產主流AI算力卡完成適配,滿足智算中心的多樣算力需求。
在河北張家口、貴州、浙江千島湖……一個個數據中心拔地而起,服務器高速運轉,算力服務已從互聯網領域向工業、教育、交通、文旅等各行業拓展,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當前,我國圍繞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相關區域加快數字服務產業基地等建設,合理布局大數據產業,形成特色突出、集約高效的空間布局。
互聯網的發展,數字技術的應用,機遇和風險并存。為筑牢我國數字技術發展底座,七部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引導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發展。此外,通過頒布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建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數據安全與發展、個人信息保護等一批重要制度,制定發布300余項網絡安全國家標準等,促進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發展。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