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原標題: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我國交通運輸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引題)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天塹變通途(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北夢原
“穿云破海,踏浪而來?!痹诜泵Φ牧尕暄笊?,深中通道仿佛一條蛟龍蜿蜒海中,車輛川流不息……自今年6月30日開通以來,日均車流量高達10萬輛次,這個橫跨珠江口的世界級工程“通車即飽和”,成為“灣區新頂流”。
蛟龍騰躍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圖景,繁忙的深中通道正是我國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的一個“地標”。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個又一個超級工程、重大項目拔地而起,讓天塹變通途。
綜合立體交通網總里程超過600萬公里,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綜合運輸網絡更加完善,群眾出行更加舒適便捷,貨物運輸更加順暢高效……如今,我國交通運輸綜合實力大幅躍升,正向著“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持續邁進。
綜合立體交通網加速織就
“這條路線不僅提升了效率,更帶來了獨特的視覺享受。海上的曲線和光影如畫,讓人仿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兩個多月以來,深圳市民潘女士有空就會自駕前往中山徒步和品嘗美食。
深中通道的開通,將深圳與中山納入“半小時生活交通圈”。開通首月,深中通道車流量就突破了300萬車次,單小時最高峰超過8000車次。
超大流量穿梭伶仃洋,離不開大國基建的硬核保障。深中通道是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級跨海集群工程。
“深中大橋主塔高270米,通航凈空高度達76.5米。站在岸邊遙望,深中大橋的兩根主纜從東錨碇拋出,躍過東主塔塔頂,跨過1666米寬闊水域和西主塔,最終與西錨碇連接。大橋東西兩側兩塊各重100萬噸的錨碇,將大橋穩穩地固定在海面上……”時任二航局深中通道項目副經理張平的手機里存了許多大橋建設的照片,回憶起工程建設歷程,各項數據仍了然于心。
7年間,深中通道的建設者們在伶仃洋里“造游龍”,攻下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下10項世界之最。
一座橋串起珠江兩岸“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速織密,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逐步從發展愿景成為生活現實。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同樣在加速織就。目前,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總里程已突破600萬公里,“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已經基本成形,覆蓋全國超過80%的縣、90%左右的經濟和人口。
城鄉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農村公路作為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提供服務最普遍、公益性最強的基礎設施,成為一座座邊城、孤島沖破山水阻隔,擺脫貧困面貌的希望。
“今年村里的游客量和去年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長,暑假里景區幾乎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毖鄢蛑议T口的客人越來越多,湖南省鳳凰縣竹山村村民吳旗榜,喜不自勝。
竹山村是一座純苗族聚居古村落,群山懷抱,交通不便,曾是深度貧困村。隨著鄉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推進,一條公路讓這座深山苗寨成了別具風情的鄉村旅游景點。
“近年來,高速通了、高鐵也來了,現在周邊又有了機場,交通更加便捷。游客可以通過各種交通方式來到竹山村度假,黃金周、小長假等節假日天天客滿?!必撠熤裆酱寰皡^運營的鳳凰旅投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順心介紹說,今年1月~8月,竹山村接待游客26.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892萬元。村民的收入也水漲船高,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1820元增長到2023年的21500元。
竹山村的巨變,為“要想富,先修路”這條樸素的建設發展經驗和執著的實踐提供了生動的注腳。
近十年來,我國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50萬公里,截至2023年底,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60萬公里。今年,我國又啟動了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加快構建完善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網絡,為鄉村振興鋪就“快車道”。
降本提質增效助力物暢其流
站在安徽蕪湖港碼頭向遠處眺望,一輛輛靜待裝船“出海”的整車集結滾裝碼頭堆場,在滬皖“聯動接卸”海關監管新模式護航下,這些車輛不用轉關申報,便可以一路順江而下,經由上海港洋山港區遠渡重洋。
近年來,安徽充分發揮境內長江、江淮運河優勢,發展江海直達、江海聯運等運輸組織模式,加盟上海組合港,同時,打造國際滾裝運輸船隊,構筑國際物流新通道。省內商品出海全程物流時間進一步壓縮,企業出口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
“過去我們的產品到上海港,只能通過集卡公路直拖的方式,物流成本高。從2023年開始,合肥港開通了直達上海的集裝箱航線,目前我們通過合滬直達航線最快55小時就能到上海港,每柜大約能節省1000元左右成本。”合肥美的電冰箱有限公司計劃物流部負責人孫勁說。
滬皖同港一體化發展,是我國積極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現代運輸服務業的縮影。
多年來,我國持續提升交通物流整體效能、降低物流成本,建成全球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成為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之一,貨運物流保持高效運行。
據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全力推進交通物流結構性、系統性、制度性、技術性、綜合性和經營性等方面的降本提質增效。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骨架,深化運輸結構調整,健全完善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的標準規則和管理制度。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