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記】
原標題:在一次次交流和一項項工作中,我們見證“產改”各項措施的落地落實——(引題)
園區里聆聽“中國工人大思政課”(主題)
嚴璐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陰
今天,全國總工會赴湖南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蹲點組和園區職工迎來一堂特別的“中國工人大思政課”。活動現場,大國工匠張帥坤等勞模工匠立足崗位創新創造的成長故事,生動詮釋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在場的產業工人備受鼓舞。這讓我們看到,“中國工人大思政課”不僅是一場精神盛宴、知識盛宴,更是激發廣大產業工人新時代使命感和責任感的重要抓手。帶著這樣的認識,蹲點組加強協同聯動,深入基層調研,積極對接資源,會同省、市、區總工會組織大思政課走進開發區,走進制造業車間,走進一線工人中。
回顧這段時間,蹲點組深入企業調研20余次,在療休養活動期間與60名優秀技術工人面對面交流;推動星為創芯產業園成立工會聯合會,舉辦園區工會主席“產改”專題培訓班;推動法律志愿服務隊伍與經開區12個產業園區結對……在一次次交流和一項項工作中,蹲點組切身感受到產業工人的辛勤付出,親眼見證“產改”各項措施的落地見效,服務好產業工人的信念也愈發堅定。
我們在調研時了解到,有的一線工人利用小發明、小創造為企業降本增效;有的公司采取“雙導師制”對職工進行專業提升和心理疏導“雙關懷”;有的公司成立職工創新工作室,為產業工人搭建創新平臺。這場企業和職工的“雙向奔赴”,正是各級工會搭平臺、聚資源、重維權、強激勵的縮影。近年來,長沙經開區總工會創新打造“職工大講堂”,開展“產業工人素質提升行動”,鍛造了一支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
在這里,我們還聽到企業對于適應新生產模式、新用工關系,產業工人如何做好知識更新與技能提升的思考,這也進一步加深我們對“產改”的認識。一是當好“引路人”。積極探索職工思想引領新模式,構建宣傳陣地,做好凝聚人心、疏導情緒、化解矛盾、激發動力的工作。二是當好“貼心人”。以科技進步和工作形態轉變為牽引,深入職工群眾,常態化、動態化提供精準服務。三是當好“代言人”。加強源頭參與,暢通溝通渠道,切實維護產業工人合法權益。
(作者單位:中國海員建設工會)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