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 陳杭)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于19日將在北京亦莊開跑。記者18日從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組委會獲悉,《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競賽規則》(下稱競賽規則)已正式發布,屆時將依據賽隊名次高低,評定冠軍、亞軍、季軍,并安排完賽獎、最佳耐力獎、最佳人氣獎、最佳步態獎、最佳形態創新獎等專項獎。
4月17日,在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多支即將參加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的人形機器人隊伍正積極備戰中。記者 張祥毅 攝
賽道如何設置?
競賽規則顯示,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以北京南海子公園一期南門為起點,通明湖信息城為終點,全長21.0975公里,途經泡桐大道、文博大橋、通明湖公園等北京經開區標志性點位。
比賽地形環境包含平地、坡道,最大坡度≤9°(以實地坡度為準)比賽線路整體平順,共包括6個左轉道、8個右轉道,無折返,終點前設置1.5公里直道,轉彎角度≥90°,為人形機器人賽隊提供線路GPS坐標數據。
機器人如何比賽?
競賽規則顯示,起跑站位方面,參賽機器人按Z型布陣排成2列,同一列機器人前后垂直間距為3米。發槍安排方面,參賽機器人依次發槍起跑,每個參賽機器人出發時間間隔1分鐘,原則上不超過2分鐘。
行進規則方面,參賽機器人間距應控制在1米以上,且不得妨礙其他參賽機器人的正常行進。如遇超越,高速機器人需主動繞行低速機器人。如遇故障,正常行進的機器人需繞行故障機器人。
賽道規則方面,參賽機器人須在專用賽道內進行比賽,賽道左側道路為賽事保障道路。每支賽隊最多可安排3名參賽選手同時進入賽道(含領跑員),參賽選手不得影響其他賽隊的正常比賽。
補給站方面,賽道內根據物理條件設置若干補給站,賽隊可在補給站內更換電池、機器人和進入賽道的比賽選手。關門安排方面,比賽路線各賽段專設關門時間,關門時間后相應路段將恢復社會交通。
裁判如何判罰及確認成績?
裁判規則方面,賽事組委會組建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裁判委員會,比賽設裁判長、主裁判、隨行裁判。由裁判長為每個參賽隊伍指派一名隨行裁判,全程跟隨,及時判罰。隨行裁判佩戴具備錄音錄像功能的記錄儀。
比賽過程中,鼓勵賽隊機器人全程奔跑,鼓勵賽隊不更換電池,不更換機器人。更換機器人或更換電池需要向隨行裁判示意,并經隨行裁判同意后進行換電、更換機器人的操作。更換機器人須罰時。
機器人通過起點線時開始計時,通過終點線時停表,機器人成績為比賽計時與罰時總和。獎項根據裁判委員會確認的成績確定。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