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記者 尹文卓
啪!
光影搖曳,方寸之間演一出好戲,可能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也可能是loopy跳《Queen Card》。
燈光、幕布、皮影……當“00”后接棒非遺,觀眾看臺前,網絡探幕后,不禁感嘆:原來非遺皮影也能兼顧保留傳統和順應潮流。
皮影版變形金剛的臺前幕后。受訪者供圖。
一人、一皮、一刀。黨飛華坐在桌前,右手執刀,左手撫皮,刀不動皮動,靠著左手食指回拉、中指和無名指前推來轉動牛皮,刻刀流暢地劃過薄薄的牛皮,流暢、細膩的花紋就雕刻出來了。這就是汪氏皮影的獨特技藝——“推皮走刀”。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它通過使用獸皮或紙板做成人物剪影以戲劇形式講述故事。皮影完整制作工藝有24道,最為關鍵的6大工序則是紙皮、畫稿、雕刻、上色、熨平和連綴。黨飛華向中工網記者展示的“推皮走刀”就是雕刻這一工序。
黨飛華向中工網記者展示“推皮走刀”。中工網記者尹文卓 攝
與許多“半路出家”的非遺傳承人不同,黨飛華作為汪氏皮影第五代傳承人,隸屬于汪氏皮影一脈,外公汪天穩,是國家級非遺項目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母親汪海燕,是汪氏皮影第四代傳承人,也是陜西省工藝美術大師。他正式從業不過兩年多的時間,但從小在“家族手藝”的耳濡目染下,早就練成童子功,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無痛傳承”。
黨飛華口中的“無痛傳承”并非真的“無痛”,而是源于長期積累和練習堆砌出來的經驗和手感。
皮影藝術中有許多傳統花紋的雕刻需要非常細膩,做出拉絲效果,頗為考驗手上功夫。如櫻花花紋需要模擬京劇中頭上絨花的樣子,在雕刻中會通過細小的拉絲,也就是松針來體現毛絨質感。
而制好的牛皮在1.5—2毫米之間,并非絕對薄厚均勻,因此切割阻力不同,以手控刀在皮上切割遠不如刀不動皮動的“推皮走刀”容易控制力度,保證切皮流暢、細致。
制作成型的皮影如何活靈活現在幕布上表演?
黨飛華和他的同事以仙鶴為例,向記者展示了如何操作皮影。“人的頸椎一共是七節,而這個仙鶴的皮影形象,光脖子的關節,我們就用了28個銜接組成。”黨飛華說。
仙鶴絲滑流暢的頸部動作。受訪者供圖
因脖子動作絲滑流暢,仙鶴的視頻一經發布,就受到網友的關注。據介紹,他們還特意為仙鶴設計了“鶴三步”,即僅需三步就能從幕布的一端輕巧、靈活地走到另一端。當中工網記者問到怎樣將仙鶴的姿態模仿得如此形象,黨飛華笑道:“看《動物世界》。”
不僅如此,黨飛華還順手用仙鶴向記者展示了兀鷲、白鷺的姿態。剛剛還高貴優雅的仙鶴,突然就變成了“縮頭縮腦”的兀鷲,應了近期網上很火的一個詞——偷感很重。
有“00”后在,用皮影玩梗也就不是什么新鮮事了。黨飛華就用小機關操作花開花落,玩了一把“我想開了”的梗,發到網上。
小機關是皮影制作中巧妙卻不能說得太多的“小秘密”,雖然不是每個皮影身上都有這些小機關,但小機關總能讓皮影形象更加鮮活,甚至有些俏皮,就連本該優雅的仙鶴眼珠一轉,都讓人感覺它好像要“做壞事”。
通過小機關操縱仙鶴眼睛的動作。受訪者供圖。
黨飛華認為,皮影要吸引年輕人,需要傳承,更需要順應時代需求,融入更多當下元素。今年正月初五迎財神恰逢情人節,黨飛華做了傳統皮影中的財神形象,有所不同的是財神一手抱金元寶,一手拿玫瑰。這個形象一出來,就受到網友們的喜愛。
對于他用短視頻宣傳皮影、用皮影造梗、將卡通形象做成皮影等,他的外公和母親雖然不完全理解,但表示尊重,并支持他用自己的方式傳承推廣皮影。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