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記者 尹文卓
烙鐵代筆火為墨,葫蘆做紙繪福祿。
走進亢剛的工作室,就能看到琳瑯滿目的葫蘆。這些葫蘆不僅形態各異,上面還烙刻著題材內容豐富、刻畫精美的燙畫。這就是燙畫葫蘆,又稱烙畫葫蘆、火筆畫葫蘆。
亢剛在葫蘆上作畫。
非遺燙畫代表性傳承人亢剛說,燙畫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利用碳化原理,通過高溫加熱,在材質表面勾畫烘燙產生深淺變化并形成圖案。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燙畫講究細致入微,鉛筆勾出輪廓,電烙鐵再游筆燙烙,每一筆勾勒回轉,每一筆起承轉合,都是創作中的難題。所有的呈現,全憑手中一股巧勁。而在表面呈弧度彎曲的葫蘆上作畫也比在平面上作畫的難度大很多,不僅要有美術功底,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造型基礎。
亢剛的作品。
“葫蘆燙畫色澤為深褐色或淺褐色,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整體古樸典雅、別具一格。”他介紹,葫蘆燙畫取材廣泛、畫面豐富,以傳統繪畫題材為主,人物、花鳥、山水、書法等,將各派畫風融為一體,博采眾長并賦予在火筆運用技巧之上。
近幾年,通過不斷地學習、研究、創作,亢剛以傳統燙畫為基礎,創新地融入了多種藝術技法,如彩繪、浮雕、鏤空等,讓葫蘆燙畫藝術更精致美觀,讓豐富的色調與層次使畫作更立體、更鮮活。
亢剛的作品。
葫蘆包、葫蘆燈、葫蘆茶葉罐……亢剛創造出了成百上千個葫蘆作品。新技法的融入不僅擴大了葫蘆的使用功能,為燙畫藝術增加更多可能性,也吸引不少游客駐足。“有了經濟收益,非遺創作者也會有更多的動力,有更多的信心去創作。”亢剛說。
從工作室窗前經過,可以看到窗臺上放著一排綠色的葫蘆。這些葫蘆是村民今年自己種的。他們會拿過來和亢剛一起探討葫蘆的種植以及葫蘆成熟以后如何打皮、如何晾曬等話題。每當這時,亢剛也會把創作的思路、想法和村民進行交流分享,整理自身思路的同時,也帶動村民了解一些烙畫的知識,讓更多人感受到這項傳統技藝的魅力。(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