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風霜雨雪,駕駛郵車累計行駛140多萬公里,未發生一起責任事故……巍巍雪山、茫茫草原、長長的“雪線郵路”,見證了全國勞動模范、時代楷模其美多吉非凡的職業生涯。
其美多吉接受采訪
工代會、勞模表彰大會會場,抗震救災物資搬運現場、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現場……記者曾在多個不同場合見到其美多吉,記錄下一個個感人瞬間。
和妻子在北京
9月28日,國慶節前夕,記者再次見到這位老朋友時,他已經退休,卻依然忙碌。
“就在這個月,我先后到康定中學、道孚縣、德格縣、理塘縣、得榮縣,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前天,我在成都又受到了中宣部領導的親切關懷。”其美多吉說,退休后,他每個月至少有三場宣講,還經常受邀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我的成長路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許多關心關愛,現在我要把這份溫暖回饋給更多人。”
為了把宣講講得更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閑暇之余,其美多吉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和歷屆全會精神,做好“黨的聲音的傳播者”“民族團結的友誼橋梁”。
領到新郵車鑰匙
1963年9月,其美多吉出生在甘孜州德格縣龔埡鄉一個農民家庭。在他26歲那年,德格縣原郵電局買了第一輛郵車,在全縣公開招聘駕駛員。由于車開得好,又會修理,其美多吉從諸多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了全縣第一個郵車駕駛員。
1999年,其美多吉從德格縣原郵電局調到甘孜郵車站,負責往返于甘孜縣至德格縣之間的郵路。這里因地貌復雜、氣候多變、平均海拔在3500米雪線以上,人稱“雪線郵路”,是川藏郵路最危險的一段。“川藏第一險”——雀兒山, 海拔6168米、最窄處不足4米,則是郵車必經之路。
冬季的“風攪雪”、夏季的塌方和泥石流,使得“車過雀兒山,如闖鬼門關”。其美多吉和同事每個月要往返翻越雀兒山20多次,每次都提心吊膽。
2000年2月,山上突發雪崩,其美多吉和同事頓珠進退無路。兩人拿上水桶、鐵鏟等工具一點一點鏟雪,不到1公里的距離,整整走了兩天兩夜。
氧氣瓶、紅景天口服液、防滑鏈,是其美多吉郵車上的常備物品。給修路工人帶去柴米油鹽、運送高原反應的旅客前往醫院、幫忙修車,救急救命的事做了多少,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2011年9月,其美多吉遭遇人生中第一個重大打擊,他的大兒子突發心肌梗塞離世;2019年,其美多吉又失去了父親。兩個至親至愛的人去世時,他都在郵路上。
在此期間,其美多吉還遭受了滅頂之災。
2012年9月的一天,其美多吉在返回甘孜縣的路上,被12個歹徒圍攻。為保護郵件,他身中17刀,左腳骨折,肋骨斷了4根,胳膊和手背上的筋也被砍斷,頭上被打了個大窟窿,昏迷了3天3夜,做了大大小小六次手術,才撿回一條命。
除臉上和身上留下傷疤外,其美多吉缺失的頭骨是用鈦合金補上的,“天氣一涼,就像一塊冰蓋在頭上,晚上睡覺,必須戴著棉帽,不然就疼得受不了。”
在工作中
2017年9月26日,雀兒山隧道開通了。作為社會車輛代表,其美多吉駕駛郵車第一個通過,這個身高1.83米的康巴漢子激動得哭了。從過去兩個多小時到現在只需10分鐘就能過雀兒山,幾代雪線郵路郵車駕駛員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2023年9月10日,其美多吉正式退休。就在退休前的一個月,他最后一次駕駛郵車,跑了一趟雪線郵路。看著鄉親們熟悉的笑臉,聽著他們由衷的感謝,其美多吉眼眶濕潤了,“心里很難受,特別舍不得。”
從一名普通郵車駕駛員,到被群眾譽為“雪線郵路的幸福使者”,再到獲得“時代楷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至高榮譽,其美多吉曾多次進京,代表雪線郵路接受榮譽,他感到既光榮又自豪。
30多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后,其美多吉看到雪域高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甘孜州全面實現脫貧奔康,飛機、鐵路、高速路一應俱全,牧民定居、易地搬遷、全民參保……“馬背上的游牧民族”從騎馬趕牛到換成汽車摩托,農牧民的酒店、“農家樂”像星星一樣灑落在雪域高原。“我將繼續通過宣講的方式,講述藏鄉巨變,做好民族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把黨的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
(四川省總工會微信公眾號 四川工人日報記者 王旭)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