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原本只有初中學歷的冶煉工人,僅用90分鐘,便成功攻克了“艾薩爐熔池凍結”這一重大技術難題,讓8名外國專家紛紛為其豎起大拇指。他潛心鉆研、勇于創新的勞動者精神,開創了世界首座艾薩煉鉛爐,他就是艾薩爐煉鉛第一人——徐成東。
視頻來源:云南省總工會
徐成東的家鄉會澤有一座鉛鋅礦,兒時的他總是對鉛鋅礦里如何煉出金屬鉛十分好奇。18歲時,徐成東終于如愿以償,從此與鉛結緣。
初到會澤鉛鋅礦,徐成東被分到了全廠最輕松的機修車間水泵運轉班,于是他主動要求調去最艱苦的燒結車間。“雖然這個崗位勞動強度大,環境艱苦,每天身上都是黑的,但是在那里可以看到金屬鉛是怎么煉成的。”
為了彌補自己冶煉知識的不足,徐成東買來大量專業書籍,一邊踏實工作,一邊刻苦鉆研,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完成了大學專科相關知識。時間一晃就是5年,勤學苦干的他不僅當上了燒結班長,還帶領全班創下了連續3年產量第一的紀錄。
彼時,為適應新型、現代的生產需要,會澤鉛鋅礦轉型成為云南馳宏鋅褚,并斥資七億元從澳大利亞引進了一座艾薩爐。為掌握艾薩爐操作原理,公司計劃抽調一部分人去澳大利亞學習,徐成東卻因為沒有文憑,被拒之門外。于是他便主動找到一個要去澳大利亞的技術員,復印了大量培訓資料,一有時間就精心鉆研。為了能看懂全英文的資料和設備上的英文標識,徐成東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記滿了密密麻麻的英文單詞。機會總會降臨有準備的人。2005年,經過四次競爭考試,徐成東從四十多個報名者中勝出,終于成為一名艾薩爐操作工。
2005年6月12日,艾薩爐開始點火。由于最早的艾薩爐主要用于煉銅,從沒有煉鉛的先例,因此,在技術攻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超乎想象。面對熔池凍結、泡沫渣、連續熔煉等一系列問題,8名外國專家也束手無策。時間一天天地過去,外國專家們提出的方案也被一一驗證失敗,隨著損耗的不斷加大,公司的巨額投入眼看就要宣告失敗,徐成東急在心里,腦海中不斷演示著一個又一個可行的方案。
經過深思熟慮,徐成東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即有針對性地采用高品位鉛精礦補充高溫熔池內揮發的鉛,用上層燒熔、逐步推進的方法,以解決熔池傳熱效果差、渣型惡化引起的熔池凍結問題。在關鍵時刻,公司決定采用徐成東的建議,放手一搏。果然,短短90分鐘,凍結了三天三夜的熔池便全部化開。取樣表明,渣含鉛指標接近目標值,這個結果震驚了在場的每個人,所有外國專家不約而同地對徐成東蹺起了大拇指。2005年7月31日,馳宏鋅鍺的這臺艾薩爐成功產出了粗鉛,成為世界上首座用于煉鉛的艾薩爐。徐成東,也成了艾薩爐煉鉛第一人。
榮譽和掌聲接踵而來。徐成東并沒有因此停下探索與創新的腳步。作為一個喜歡鉆研和勇于探索的人,他帶領團隊,對生產工藝進行多項技改和研發,各項生產指標屢創新高。艾薩爐噴槍使用壽命從平均1到2天提高到了12到15天,冶煉作業煙塵率大幅下降到15%以下,同時還創造了年產量8.5萬噸,爐磚使用壽命978天的世界紀錄,每年為公司節約資金上千萬元。馳宏鋅褚也因此在鉛冶煉領域成為真正的領跑者。
在冶煉崗位上堅守近三十年,徐成東先后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中國質量工匠”等稱號。他把榮譽當作自己不斷前行的動力,依然鉚足了勁在新的起點上圓著自己的“冶煉夢”。(云南省總工會 文/圖)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