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初心不改育桃李(主題)
——記安康市突出貢獻專家、漢濱初中校長徐平(副題)
今天的漢濱初中早已是聞名遐邇的初中教育名校,每學期都有來自省、市、區的老師們前來觀摩學習。漢濱初中這個集體在辦學上之所以能取得社會的認可,離不開以徐平為代表的教師群體。他們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己任,以培養有理想、有情操、有知識、有教養的合格人才為使命,他們不怕吃苦受累,團結協作、勇于創新,他們是學生的人生楷模和良師益友。
出生于平利老縣的徐平,父母親都是平利鄉村中學的普通教師,他受到父母親的影響,始終懷揣對教育的摯愛之情。1981年徐平從安康師專物理系畢業后成為當時紅衛中學,也就是現在的漢濱初中的一名物理老師,在這片校園里,他一呆就是38年。
初為人師時,為了講好課,他常常備課到深夜并反復試講,不放過每一次聽課機會。他始終堅持這樣一個理念:一屆學生沒有教好,對教師而言,可以再教下一屆,但對學生而言就可能誤其終生。
一次考試中,徐平發現全班80%的學生還不知道“頂針”是何物,導致一道簡單的選擇題錯誤率高達87%。這件事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說明學生學習知識嚴重脫離實際。因此,他提出要重視知識背景教學,帶領學生深入家庭社區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倡導學習物理知識要理論聯系實際,把課本知識學活學透。在指導學生完成用煮雞蛋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時,他先要學生分組按課本要求操作實驗,然后提出問題:怎么才能取得最佳的實驗效果?要求學生先分析討論,提出改進實驗的設想,再進行實驗驗證,最后寫出分析報告,使學生學會如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協作交流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他利用自己堅實的理論基礎,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他輔導的學生先后12次參加中、省、市各級物理競賽活動,劉星、成榮斌、余濤等18名同學分別獲全國一、二、三等獎。他本人也三次榮獲全國物理學會頒發的優秀輔導教師獎,并被吸收為省、市、區三級物理教育學會會員。
他關注學校的教學質量,更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在徐平的倡導下,學校的社團活動也有聲有色,以小花蕾話劇社、版畫社、合唱團為代表的38個社團發展了廣大學生的興趣特長,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不僅深受學生歡迎,也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認可。
從教38年送走畢業生30屆,徐平始終堅持深入一線帶課,先后獲得了各級各類教學獎勵43項。1997年被評為漢濱區物理學科帶頭人,2000年經逐級考核被選送參加了教育部在吉林大學組織的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學習,成為了全市初中階段唯一的國家級骨干教師。2005年由他主持的陜西省“十五”課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初探》被省教育廳評審為課題研究一等獎。2019年11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安康市有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
徐平總是說:“一個學校的好壞不可能只取決一個校長和少數幾個人,他需要的是一支團隊。”在他的指導和帶動下,學校一批教學新秀脫穎而出,有4名老師獲省級“教學能手”稱號,有39名老師被評為市區“教學能手”或“骨干教師”,青年教師鄭蓉、晏彥先后代表陜西省參加全國物理教學大賽并獲二等獎。
正是由于漢濱初中有一大批干事創業的優秀分子,使得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攀升,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由2005年的2300人增加到現在的5800人,成為了在省、市、區有一定影響力,同時也是社會認可、家長滿意、學生向往的省、市兩級示范初中。2006年學校被市總工會命名為“五一勞動獎先進集體”,學校連續10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初中教育先進單位。
2016年,徐平又兼任了漢濱初中高新分校校長。建校之初,為了摸索管理經驗,加強管理,徐校長與學生同吃同住兩個月。目前,學校已由最初的500人發展到現在的2500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四十載春華秋實,如今已近花甲之年、桃李滿天下的徐校長依然跋涉在教育之路上,他的臉上是堅定而溫和的笑容,他的步履依然匆匆。
(通訊員 陳靜華 李強)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