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評論員 陳婉揚
據近日新華社報道,近年來,手機預約、上門服務的“網約護士”在多地出現。但記者調查發現,盡管存在巨大的社會需求,“網約護士”推廣仍面臨一些現實困難,如收費標準尚未統一、收費高,存在醫療糾紛隱患,且部分護士工作負擔過重等。
“一鍵上門”的“網約護士”,不僅能為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或行動不便患者提供快捷、專業化的護理服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長遠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多樣化健康需求的增多,這一服務的市場潛力不可小覷。
2019年,國家衛健委率先在北京、上海等6省市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此后,試點范圍逐步擴大。6年來,盡管“網約護士”服務收獲了不少好評,但仍面臨“知道的人少、用的人少、參與的護士也少”的困境,尚未達到“叫好又叫座”的理想局面。
盡管“道阻且長”,“網約護士”仍是解決家庭護理難題的一條值得探索的路徑。
對上門服務的護士而言,完成常規的護理任務并不是難點,困難的是在患者家中單獨開展醫療服務時,可能引發的未知風險,以及由于權責界限不清晰而導致的糾紛。解決這類問題,需要持續完善配套制度,讓服務流程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規范。有專家建議,可采用設置一鍵報警功能、全程錄音錄像等技術手段提升安全性,以進一步保護護士和患者的權益。
除此之外,費用問題也是患者及其家屬的關注點之一。當前,“網約護士”收費多為醫院或平臺根據當地情況自主確定,一些服務收費標準并不統一,且整體費用偏高。這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明確收費標準,提高價格透明度,以增強患者的信任感,同時,可探索將“網約護士”納入醫保,使其更具普惠性。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寧波市海曙區創新推出“專曙護理”消費券,推動區域內“網約護士”日均訂單量上升。這為“網約護士”的進一步推廣提供了參考。
有觀點認為,“網約護士”服務要拓展開來,還應該考慮加強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合作。當前,絕大多數平臺要求“網約護士”具備三甲醫院工作經歷,而我國護士缺口接近400萬,所以未來應逐漸形成三甲醫院指導,社區醫院、基層醫院為主,醫療資源統籌調配的“網約護士”科學服務體系。
讓“網約護士”既叫好又叫座,關乎諸多有需求的病患及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關乎“健康中國”建設,是現實所需,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期待各地在積極探索中,借鑒推廣成功經驗,齊心協力打通居家護理“最后一公里”,讓“網約護士”服務更規范、更可及。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