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對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加強管理
事件: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國內主要汽車生產企業代表參會。
會議圍繞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有關產品準入和軟件在線升級備案要求,聽取汽車生產企業落實情況及建議,并就測試、宣傳、功能安全等維度提出多項要求,如不允許未經審批的公開測試、不能擴大宣傳規范技術名詞等。會議還探討了能否從技術層面限制駕駛員的脫離行為等。
點評:隨著技術發展,目前許多汽車已配備了輔助駕駛功能。這一功能讓開車變得更輕松,但與此同時,駕駛員在開啟輔助駕駛功能后分心甚至睡著導致的追尾、翻車事故時有發生,前不久一起致3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也涉及智能駕駛。這些意外讓智能駕駛的安全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
此次工信部召開的相關會議,主要是為車企在智能駕駛方面立規矩,確保車企在營銷過程中如實告知消費者智能駕駛的能力和使用限制。除此以外,要減少因不規范使用智能駕駛帶來的安全問題,政府部門、車企還要加強對消費者的引導與教育,讓他們對輔助駕駛有正確的預期并合理使用該功能。
智能駕駛技術正快速發展,但其前提必須是安全。下一步,相關部門、車企和產業鏈上下游各方要盡快提出涉及智能駕駛的相關標準,讓消費者在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基礎上享受智能駕駛的便利。
五大電力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凈利同比增長
事件:近期,五大電力集團旗下核心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24年財報,五家公司均實現了凈利同比增長。
具體來看,國家能源集團旗下國電電力2024年凈利潤98.31億元,同比增加75.28%;中國華能集團旗下華能國際錄得凈利潤101.35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20.01%;中國大唐集團旗下的大唐發電獲得凈利45.06億元,同比增幅最高,達到229.7%;中國華電集團的華電國際實現凈利57.03億元,同比增26.11%;國家電投集團旗下中國電力凈利為38.62億元,同比增25.2%。
總的來看,五家公司全年的凈利總和較2023年增加了近五成。
點評:燃料價格、上網電量和上網電價,是影響發電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在五大電力集團里,除中國電力外,其余主要發電裝機仍是煤電。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去年國內動力煤全年均價顯著回落,火電廠燃料成本降低,企業利潤由此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業務已是各發電公司重要的利潤貢獻板塊,但受太陽輻照度減少和風資源不足影響,2024年風電、光伏上網小時數呈下降態勢,各集團新能源板塊增速不及煤電。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與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提出新能源項目(風電、太陽能發電)上網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
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各電力集團需要快速適應市場,加大創新和降本增效的力度,才能保持盈利或繼續增收。
寶鋼擬入股馬鞍山鋼鐵有限公司
事件:日前,寶鋼股份披露,預計投資90億元,獲得馬鞍山鋼鐵有限公司49%股權。馬鋼股份將持有馬鋼有限剩余51%股權。
具體而言,寶鋼股份計劃以51.39億元向馬鋼股份收購馬鋼有限35.42%股權,并向馬鋼有限增資38.61億元,以此將持股比例提升至49%。
2019年,安徽省國資委將馬鋼集團51%股權無償劃轉至中國寶武。隸屬于馬鋼集團的馬鋼股份由此進入中國寶武體系。馬鋼有限為馬鋼股份2024年12月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今年2月,馬鋼股份將其鋼鐵主業等資產悉數注入馬鋼有限。
點評:2024年,由于國內鋼鐵市場需求走低,不少上市鋼企陷入困境。其中馬鋼有限營收706.6億元,虧損41.7億元。
寶鋼股份入股馬鋼有限,對后者而言,既可以在產品方面與寶鋼股份形成互補,又能借助寶鋼股份的技術和研發優勢,優化自身產品結構、管理體系,變“單打獨斗”為“協同作戰”,進而改善盈利能力。
按照寶鋼股份此前公布的計劃,到今年末,其鋼鐵產能要力爭達到8000萬噸~1億噸。2023年,該公司產能規模為6000萬噸左右。此次投資馬鋼有限,即寶鋼股份產能擴展的路徑之一。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羅筱曉)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