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直播電商告別“擦邊”歧途
近日,電商平臺上,一款多功能趴睡枕因“擦邊帶貨”而銷量暴增,引發熱議。不少網友吐槽,有時公共場合都不敢點開手機,一些產品的宣傳語極具暗示性,令人十分尷尬。
近年來,電商直播蓬勃發展,不僅帶動消費、激活傳統行業潛力,還吸引大量主播投身其中。數據顯示,職業網絡主播的數量已突破3800萬人。龐大的市場規模背后,監管難題日益凸顯。
盡管已有不少直播“擦邊”賬號被封禁,但治理效果始終有限。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擦邊”行為界定模糊。此類行為在法律上缺乏明確的量化標準,現實中也很難具體定義,例如裙子多短算“擦邊”,它更多是一種主觀感覺,這時判斷權就交到平臺手中。其次是有利可圖,部分網絡主播信奉“吸睛就是吸金”,不惜違背公序良俗追求流量,甚至催生出教人“擦邊”的黑灰產業鏈。最后是有漏洞可鉆,直播實時性導致證據留存困難,尤其在深夜審核人力不足時段,“擦邊”行為更易滋生。部分平臺為獲取流量和廣告收益,甚至默許“擦邊”內容“先火后封”。
“擦邊”亂象違背公序良俗,污染網絡環境,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心理舒適度。從商業上看,“擦邊”本身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任由一些直播間繼續“擦邊”,流量注入低俗之地,健康的直播帶貨反而受到擠壓,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鬧劇。
流量并非萬能,低俗的流量更不可取。平臺要算好“得失賬”,把好審核關,還要加大技術投入,及時發現并處理“擦邊”內容。立法層面需加快完善法規,細化“擦邊”內容認定標準,以制度剛性保障市場秩序。消費者也應提升審美判斷力,主動抵制低俗直播,以“用腳投票”倒逼行業規范發展。
一個小小直播間里,既有經濟利益,也有社會價值。在新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唯有各方協同治理,才能讓直播電商告別“擦邊”歧途,依靠品質和誠信贏得市場。(武曉娟)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