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李玉蘭 王洋 胡曉軍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滕王閣前,清脆的童聲流暢背誦《滕王閣序》……
旅游追尋的是什么?煙火氣息里的詩意和情懷。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素以紅色、綠色、古色著稱的江西旅游業抓住了“精神食糧”這一核心要素,在全國文旅熱潮中拓出一片天地。
文化記憶:
博得經久不衰關注的底氣
陶淵明在此“采菊東籬下”,李白驚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辛棄疾守望“郁孤臺下清江水”,還有黃庭堅的“江湖夜雨十年燈”……
贛鄱大地,自古便是詩詞的沃土。記者走訪看到,在江西省各景區,與詩詞相關的活動接連不斷,朗讀、背誦、通關、擂臺賽、打卡、集章、兌換禮品……當從小流淌在心里的詩句成為“通行暗號”,讓游客“眼前分明是新見景,心底恰是舊時友”的美好不期而遇。“詩詞+文旅”,正不斷構建起一個個新業態、新產品、新場景。
以詩詞為鑰,江西探索出一條文旅深度融合的產業升級路徑。當文學意象變為體驗和經歷,江西的文旅產業完成了從“資源依賴”向“價值創造”的躍遷。
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示范區建設、贛鄱文化標識工程、景德鎮窯址申遺、萬里茶道(江西段)申遺、書院文化、稻作文化、中醫藥文化、戲曲文化……隨著這些字號的不斷擦亮,一個文韻綿長的江西徐徐勾勒。
據介紹,2024年,江西省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增長分別為14%和14.5%,外省游客占比超三成、居全國前列。剛剛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在文旅熱的催化下,全省住宿業營業額增長9.5%,餐飲收入增長11%。
煙火氣息:
吸引流量的強磁場
“煙火氣”,是中國旅游協會秘書長葛磊在總結腦海中南昌印象時使用的高頻詞之一。“本地人美好生活的場景,也許正是游客眼中最美的風景。”他表示。
“城市沒有煙火氣,哪里來的吸引力?”在2025南昌文旅高質量發展圓桌會上,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說,“一個地方吸引力提升,不僅是文旅部門的事,還要所有老百姓一塊來做。”
近年來,江西持續推動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打造更加豐富多彩文化IP,為游客提供炫酷十足科技體驗的同時,在旅游產品規劃中越來越強調提升本地生活品質。“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在保留市井煙火氣的基礎上,探索傳統習俗與現代消費的共生之道。”記者在采訪中不止一次聽到各地文旅部門這樣說。
“我們要在優質公共文化供給上展現新作為。”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梅亦說,“高質量推進‘贛鄱好戲’文化惠民工程、‘百館千萬場 服務來共享’文化活動、文化服務‘效能提升’工程,加快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
融合創新:
提振消費“加速度”
2025年,江西文旅融合再出發,文旅消費熱經濟活力十足。
景德鎮匠心獨運,一只“春節申遺紀念碗”引發“非遺+旅游”的“潑天流量”,今年春節假期,接待游客431.05萬人次,同比增長9.64%,旅游收入35.02億元,同比增長16.9%,實現了“起步就是加速”。
一曲“家住安源萍水頭”時時喚起人們紅色記憶的萍鄉,今年有了一個新標簽:辣都。“江西吃辣看萍鄉”等話題瀏覽量超5億次,“中國辣都”話題全網曝光量4.4億次,“辣文化”成為激活消費的新引擎。
吉安,僅今年1至2月份就接待游客173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27億元,30家國家4A級以上景區閘機(監控)游客人數281.45萬,同比增長87.57%,省外游客占比78.41%。
擁有三清山、婺源、望仙谷等諸多“名牌”的上饒圍繞“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開工。贛州錨定打造全國紅色旅游目的地發力。“鷹昌九饒撫”充分利用“3小時旅游圈”,將各自的“特色招牌”整合成統一的江西符號……
“文旅+百業”“百業+文旅”,一頭連著詩和遠方,一頭連著民生福祉。聚焦“惠民政策精準化、產品供給優質化、客群服務精細化、場景培育多元化、市場開拓全球化”五個維度,江西全面提升了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能級,極大豐富了消費業態和場景。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