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陳華
在入職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皖能集團)之初,勾勻婕收到了企業為她匹配的一名擁有碩士學歷的職業導師。手中握有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博士學位的勾勻婕當時有些納悶:比自己學歷還“低一等”的職業導師,能教給她什么?
一段時間相處之后,勾勻婕逐漸明白了企業此舉背后的深意。學校里學習的理論知識要在實踐中發揮功效,必須與企業的生產實際相結合。這其中,老員工的經驗顯得尤為重要。
皖能集團是以電力、熱力、燃氣等能源生產銷售和投資與資產管理(煤炭、物流、金融)作為主業的安徽省屬國有能源骨干企業,職工總數約8000人。
作為安徽能源安全保障的省級隊、能源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力軍以及實施“雙碳”行動的主平臺,皖能集團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創新工作舉措、建立引才機制、夯實人才基礎,在持續做好穩就業、保就業、促就業工作的同時,不斷鞏固充實人才池,推動人才與發展雙向奔赴、相互成就。
超常規招攬儲備人才
25歲的盧姍是皖能集團招攬的第一批管培生之一。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讀碩士研究生時,盧姍學的是金融專業。來到皖能集團的第一年,盧姍先后輪換了3個崗位。一番輪訓之后,盧姍最終定崗于戰略投資部。
對于盧姍來說,不同崗位的輪訓給自己帶來的最大收獲,是“不斷拓寬自己的能力邊界”。她尤其記得入職之初參加新員工入職集訓營、青春合伙人訓練營的經歷。
在青春合伙人訓練營中,盧姍和她的同事們參與自主設計課程和實踐活動,系統體驗“訓+戰+輔+考”全流程訓練。這些活動讓培訓提升與自我發展、企業發展融合,提高大家綜合素養、團隊協作、領導能力。
“所有管培生,必須先從最基層的工作崗位開始做起。”皖能集團黨委組織部副主任、培訓中心主任程瑞告訴記者,等到輪訓結束,綜合集團所屬各用人單位的需求和管培生自己的意向,開始雙向選擇、雙向匹配。
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人才支撐。程瑞介紹,在大力招攬人才的過程中,皖能集團創新大規模開展管培生招引工作,超常規儲備100名具有研究生學歷、碩士及以上學位的高水平專業基礎性人才,以此進一步優化和改善集團公司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
鼓勵引導人才建功西部
85后劉元禮是響應皖能集團號召去新疆工作第一批員工中的一員。此前,劉元禮在皖能運檢公司先后經過多專業、多部門、多崗位歷練。
2024年9月18日,劉元禮和領導前往烏魯木齊市開展皖能集團西北分公司籌備工作。面對公司籌建、人員招聘、績效考核、行政管理等工作,劉元禮在一線實戰中快速成長。
近年來,皖能集團搶抓機遇“走出去”發展,投資布局“疆電入皖”戰略,助力新疆“三基地一通道建設”,集團下屬的新疆江布、英格瑪電廠陸續投產運營。為此,集團層面也制定了激勵政策,引導人才向特高壓吉泉線電源點等西北偏遠項目流動。
皖能集團制定的《關于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流動的實施意見(試行)》明確,在提拔使用、職級晉升、崗位選聘時,在同等條件下,具備兩年及以上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經歷者優先提拔晉升,工作時間越長越優先提拔晉升。
拓展優化青年人才成長路徑
有職業導師“結對培訓”的勾勻婕博士現在是皖能集團產業研究院公司技術中心二級研發工程師。今年3月,在企業進行的一項電廠飛灰減量化攻關中,勾勻婕給出了一份技術方案。
“本以為這個方案很完美,可是由于沒有考慮到煙氣出口的溫度變化,因此難以在實踐中實施。”勾勻婕說,幸虧自己的職業導師及時提出問題,讓自己明白對企業生產流程的熟悉還有一個過程。
由此,勾勻婕有感而發:“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千萬不要排斥一線崗位,一定要珍惜多崗位、多部門鍛煉的機會。”
據了解,為加強年輕干部人才實踐鍛煉、專業訓練,皖能集團創新開展“一派兩掛”(上派、下掛、互掛)工作,先后兩批選拔60名年輕干部人才到不同層級、不同崗位、不同職務上鍛煉,拓展優化青年人才成長路徑。
同時,針對青年人才就業成長,集團打造入職集訓營、青春合伙人訓練營、青年人才成長營、領軍人才加強營、專業條線成長營等活動,助推員工就業生涯全周期能力提升。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