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評論員 郭振綱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國資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大國有企業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勵的通知》,提出優化技能崗位薪酬分配、加大工資總額分配傾斜、設立技能人才專項津貼等7項舉措,建立健全國有企業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促進形成提高待遇與提升技能良性互動機制。
勞動經濟權益是產業工人的基本權利,薪酬分配是實現產業工人勞動經濟權益的重要支點。在促進產業工人提升技能,立足崗位成長成才的眾多指標中,薪酬分配的引導機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技能水平高低在薪酬結構上差距不明顯,創新創造價值不能參與薪酬分配,甚至沿用“大鍋飯”式薪酬分配方式,那么以技能提升為導向很有可能成為一句空話,不僅可能影響產業工人立足崗位成長成才的積極性,而且可能阻礙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向縱深推進。
從健全技能崗位分類分級價值評估體系,實行崗位薪酬與崗位價值、技能等級雙掛鉤,合理確定技能崗位的起點薪酬,到工資總額增量向技能人才傾斜、完善技能人才工資增長機制,再到建立與技能等級掛鉤的能級津貼制度以促進技能提升……國有企業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構筑起一整套以技能提升為導向,以激勵創新為目標,鼓勵多勞者多得的“閉環”機制。這有利于推動形成待遇提高和技能提升雙促進、雙提高的局面,激勵更多產業工人立足崗位成長成才。同時,相關機制從國有企業推開具有一定示范效應,有利于引導非公企業同步跟進,進而在全社會形成以技能為導向的氛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促進產業工人技能提升的制度措施。從2017年《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出臺,到2024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印發,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促進產業工人成長成才,維護產業工人勞動經濟權益一直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核心目標之一。各地、各有關方面在推動產改舉措落實落地的過程中,探索形成了建立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工資分配向高技能人才傾斜、薪酬分配與崗位價值掛鉤等一系列創新做法,有力推動了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培育工作。
當前,我國產業工人隊伍構成趨向年輕化、知識化,產業工人的訴求更加多元,對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崗位價值和收入分配掛鉤的要求更加突出。從一些研究單位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布的相關報告中不難看出,無論是高校畢業生求職,還是社會人才崗位流動,招聘單位的薪酬分配體系、個人能力與薪酬分配的掛鉤程度、績效工資與價值創造能否同向增長,都是勞動者非常關注的內容。
有關部門和企業要在健全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方面能為、善為,抓住薪酬分配這個關鍵,打通崗位價值、技能水平與薪酬分配掛鉤的堵點,構建基于崗位價值、能力素質、創新創造、業績貢獻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和合理增長機制,助推產業工人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切實維護好產業工人勞動經濟權益,推動“產改”舉措落實落細。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