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青/圖 陳曦/文
“一個所謂的‘大師’在直播間里講玄學,說家里不能擺這個那個,床應該怎么擺,灶臺應該朝哪個方向……”據近日新華社報道,一些網絡直播平臺賬號以傳播“國學”或“傳統文化”的名義,引導受眾購買價格動輒數千元、迷信色彩濃厚的線上課程。
近年來,“國學熱”持續升溫,一些不法分子也從中發現了新商機。從報道來看,一些所謂“國學直播”,實則是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以占卜算命、趨吉避兇為名詐騙斂財。類似“偽國學”之所以有市場,關鍵在于抓住了老年人等群體恐懼未知、擔憂健康的心理弱點,以“血光之災”“壽命威脅”等說辭制造和販賣焦慮。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國學的真正價值在于啟迪智慧、滋養身心。拿封建迷信當國學傳播,是對傳統文化的歪曲和抹黑。鏟除“偽國學”土壤,監管部門要及時處理,善于“見招拆招”,廣大網友也須提升自身網絡素養、科學素養,對“改運”“消災”之類保持警惕,找到傳統文化的正確打開方式。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