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楊召奎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以下簡稱乘聯分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4月,二手車累計交易量631萬臺,同比增長0.47%。其中,2025年的新能源車滲透率仍在不斷上升,4月達到9.1%的水平。
新能源二手車滲透率不斷上升,原因何在?前端市場已經打開是重要因素。乘聯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5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435.1萬輛,同比增長34.1%。從滲透率來看,5月份新能源車在國內乘用車整體市場的零售滲透率達52.9%,已連續三個月超50%。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增長,接受度更高,也為二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夯實了基礎。
此外,近年來,關于新能源二手車利好的政策不斷推出。國務院2024年3月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更是明確提出二手車市場發展目標:到2027年,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
去年8月,商務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推動汽車報廢更新和個人消費者乘用車置換更新。
今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加大以舊換新支持力度。
在支持新能源汽車交易方面,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延續實施至2027年底。
汽車以舊換新等政策打通了二手車和新車市場的良性循環,疊加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這些因素都推動我國二手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交易市場迎來進一步發展。
當然,與燃油二手車交易相比,新能源二手車交易也存在價格不透明、信息不對稱、電池狀況判斷難、售后保障難、交易全流程成本高等問題,亟待解決。
例如,“三電”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是否有質保決定了車子的保值率。但據媒體報道,一些新能源車企對首任車主推出終身質保權益,但二手車車主無法享受。有車企在免責條款中寫明,車輛所有權發生變更,將導致“三電”系統終身保修責任失效。而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維修費用較高,一旦出現故障,更換維修費用很可能超過二手車車主的承受范圍。
對此,專家也呼吁,首任車主條款不僅損害二手車消費者權益,還會影響汽車品牌的美譽度和品牌保值率,汽車生產企業不應搞二手車差異對待。
不過,有企業也在采取措施解決這一痛點。例如,瓜子二手車平臺推出“100天電池回購保障”,針對該保障覆蓋的車源,若在正常使用條件下,100天內出現電池衰減超過10%的情況,平臺將無條件原價回購。瓜子二手車對傳統車商不管的電池保障問題進行兜底,極大增強消費者對新能源二手車的信心,并倒逼檢測體系在電池評估維度更加專業、系統。
二手車市場和新車市場緊密關聯,二手車流通更順暢,也能夠更有效地促進新車銷售。因此,期待各方攜手進一步解決影響新能源二手車交易的痛點難點問題,讓消費者買得更明白更放心。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