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日報記者 尹曉玉 文/圖
“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偉大的人?”6月10日,漯河市第二高級中學高一(3)班的英語課堂上,教師李帆用英語拋出這一問題后,學生們踴躍發言,從鐘南山逆行抗疫守護生命防線到屠呦呦以身試藥提取青蒿素,從林巧稚一生守護新生命的醫者仁心到袁隆平扎根稻田實現“禾下乘涼夢”……
在對時代楷模的熱烈討論中,學生們學習榜樣精神,深刻領悟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這樣充滿思辨與溫情的課堂,是李帆教學日常的縮影。
2021年,李帆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成為一名教師。執教以來,她始終愛崗敬業,在教育領域深耕不輟,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投身省級、市級課題研究,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李帆經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抽象語法,編排英語小短劇讓學生進行情景表演,借助多媒體資源,讓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成功點燃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李帆認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閃光點。在她的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平等的機會與關注。她善于通過多種方式挖掘學生的潛力,給予鼓勵與支持。當發現學生小孟對英國歷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時,她邀請小孟在課堂上作專題分享。小孟在分享中收獲了自信,也找到了英語學習的樂趣。
針對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李帆實施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個性化學習目標和內容,助力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我基礎薄弱。李老師為我量身定制學習計劃。在她的悉心幫助下,我英語成績從以前的50多分考到了110分。”學生小李告訴記者,成績的背后是李帆老師的智慧與付出。
在教研方面,李帆同樣表現出色。她積極參與各類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與同事共同探討教學難題,分享教學經驗;通過參加教學觀摩、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水平。她還注重總結教學經驗,撰寫論文和案例,以科研促教學,實現專業素養的全面提升。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