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興號”奔馳的軌跡上,有這樣一支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青年團隊——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高鐵裝配制造工藝“‘一口清’精質先鋒”青年團隊,他們用青春版“工匠密碼”擦亮了中國高鐵這一亮麗名片,用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進面貌生動譜寫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新篇章。今年,他們榮獲“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中車長客高鐵裝配制造工藝“‘一口清’精質先鋒”青年團隊憑借 “一點也不能差,差一點也不行”的嚴苛標準,以青春的名義為中國高鐵從追趕到領跑、成為自主創新典范注入澎湃動能。
作為高鐵生產的關鍵環節之一,裝配工藝肩負著將尖端科技轉化為國之重器的使命。為此,裝配人員通過流利地復述工藝文件,做到“一口清”,使操作規程刻印在心里,固化到每一個動作上。
這支由72名成員組成的青年團隊,35周歲以下青年占比75%。他們長期承擔高速動車組核心裝配工序攻關和關鍵技能突破任務,形成了以“零差錯、零缺陷、零隱患”為目標的裝配標準,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為導向的技能實踐機制,成為中國高鐵“制造精度”的代名詞。
在高鐵動車組裝配過程中,需要實現全車近2萬根線纜、4萬多個零部件的精準裝配,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帶來巨大的運營風險。團隊成員、車輛電工胡俊祥憑借“微縮梅花烙”焊接技藝,能夠在筷子頭大小的區域完成7個連接點的焊接;團隊成員朱峰獨創“45度走槍”打膠法,累計零缺陷打膠15萬米。他們用一雙雙巧手、一顆顆匠心,筑牢了“復興號”的品質根基。
在標準動車組、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CR450樣車等多個新型動車組裝配中,“‘一口清’精質先鋒”青年團隊持續推動工藝革新。他們發明了“電氣線路導通自動監測系統”,接線正確率達100%,效率提升62.5%;圍繞AI技術線號識別、熒光線纜檢測、裝配性能動態檢定等320余項技術進行創新、150余項關鍵技術開展攻關,為高鐵智能化裝配注入強勁動力。
車輛內裝工朱峰說:“精益求精是一種持續追求卓越的精神,在高鐵制造過程中,我們揮灑青春的汗水,用這種精神突破技術壁壘,推動中國高鐵持續領跑,同時也詮釋了對品質的完美追求。”
面對“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匈塞高鐵的全新技術挑戰,“‘一口清’精質先鋒”青年團隊再次挺膺出征。他們不僅在極短周期內完成高質量裝配任務,還編制出裝配手冊,以便為當地工人開展系統化培訓,推動中國高鐵技術標準“走出去”,以技術傳遞友誼、用責任贏得尊重,彰顯了中國制造中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溫度。
十年磨一劍,該團隊裝配完成的近萬輛高速動車組,安全運行在中國鐵路網絡的廣袤大地上,也駛入了世界高鐵發展的主航道。他們先后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吉林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等集體榮譽,多名成員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殊榮。
新時代新征程。中車長客高鐵裝配制造工藝“‘一口清’精質先鋒”青年團隊用青春的華彩繪就高鐵事業的廣大與精微,他們的故事,正是中國高鐵從制造大國邁向智造強國的青春注腳。
(勞動新聞記者 雨航)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