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評論員 郭振綱
據6月25日新華社報道,截至6月12日,全國已有12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所有統籌區,生育津貼可直接發放至個人,其他多數省份也已部分實現直接發放至個人。
生育津貼也就是“產假工資”,是對女職工因生育休產假離開工作崗位期間給予的經濟支持,對于減輕女職工及其家庭的生育負擔有重要作用。
此前,生育津貼由醫保基金先發放給女職工所在單位,再由用人單位發給個人。這樣的發放流程在實踐中有時被人為“變通”。因為,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準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支付。企業中不同崗位的女職工薪資待遇不同,生育津貼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核發意味著,有些人的生育津貼會高出原崗位工資、有些人則無法覆蓋原崗位工資。于是,現實中,個別地方、用人單位對醫保基金發放的生育津貼高于女職工工資的部分進行了截留,由此導致相關女職工沒有足額拿到生育津貼,進而引發了糾紛。
“產假工資”直發個人,不僅回應了公眾呼聲,能夠有效阻斷個別用人單位克扣女職工生育津貼的違法行為,也完善了生育津貼的發放流程,在助力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助力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完善制度體系是基礎。一方面,要擴大生育保險的覆蓋面,實現應參盡參,應保盡保。2024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為73439萬人,而據2024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為25297.51萬人。生育保險的繳納不分性別,所以這也意味著,有關方面要進一步推動擴大生育保險的覆蓋面,讓這一“保障圈”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要優化制度落實,讓生育女職工能更便捷地享受制度紅利,確保女職工不因產假等情形被降低工資和福利待遇;要落實好失業保險基金代繳生育保險費政策,解決好失業人員生育保險“斷檔”問題,構建起更堅實的“保障網”。
助力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加強執法是保障。當前,一些用人單位對于保障生育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出現了不少對女職工生育不友好的現象。比如,在就業方面,對女職工提出生育限制等不合理要求;女職工休產假后被不合理調整工作崗位;在女職工生育待遇方面,降低其工資待遇、不補足生育津貼與工資待遇之間的差額,甚至不發給女職工年終獎等。這些做法侵害了生育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必須堅決制止。
2022年7月,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等17部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提出,落實政府、用人單位、個人等多方責任,持續優化服務供給,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積極營造婚育友好社會氛圍,加快建立積極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健全服務管理制度,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產假工資”直發個人,正是有關部門在優化服務供給方面做出的努力,也是對積極營造婚育友好社會氛圍、健全服務管理制度的踐行。期待類似的身體力行再多一些,共同為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夯基固本。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cars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